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百货商场值得重新做一遍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4-01 17:45:37

  一、为什么百货业会进入低谷期!

  今年有一篇文章指出:百货类项目的下跌更加普遍,业绩下滑的95个项目中有87家是百货,占到92%,而这些百货中跌幅超过10%的有40家,也就是说业绩出现下滑的百货项目中,将近一半的百货跌幅较大。

  用百度搜索“百货下降”“百货 增速”,可得到一个基本答案:百货业进入负增长,从2010年开始上市公司百货业利润连续下降,然后是近2年销售额也开始连续下降。

  一个行业目前认可的结论:百货业整体被打败,进入低谷期!

  为什么说被打败,因为来了两个竞争对手。

  一个是综合型购物中心,一个是电商平台。

  以上是行业都明白的道理,云阳子还想更深入一点,探寻失败的本源问题。

  1、百货商场VS综合购物中心

  从商业形态来讲,综合购物中心比百货商场更有优势一些,因为品类更多了;而实际上,百货商场并不一定会输,应该有很多新型购物中心被传统百货商场打败的案例。以我故乡株洲为例,都定位中档人群,株洲百货大楼就是比神龙太阳城(建筑很漂亮)的销量大很多!

  实体零售,位置为王。很多传统百货商场位置都是黄金地段的成熟商圈,也有电影院、餐饮等等商业型态。

  篇幅有限,我就直接说个人结论:购物中心并没有真正打败百货商场,但在新城改造中,购物中心抢了不少客流。直白一点,是从客流角度抢占市场份额。

  所以购物中心与城市改造、住宅地产、办公楼等息息相关。

  2、百货商场VS电商平台

  百货商场真正的竞争对手是电商平台,没想到输的很惨!甚至无还手之力。

  当年百货业应该是完全看不起电商行业的,做电商也是蛮苦逼的。2010年天猫的双11做的很成功,基本让很多品牌商开始有些注意或重视了;天猫之后的双11每年都创造新高,特别是鞋服包等百货品类,百货商场开始真正进入低谷期,到现在还是一直探底。

  电商平台打败百货商场,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我的个人结论:电商平台是从商品角度抢占市场份额(尾货库存品、网货特供款等),形成商品性价比优势,这是从根子里进攻对手的战略。

  电商平台能让品牌商提供好商品,是因为百货商场零供矛盾,这就不开展下去了。反正一句话,电商平台比百货商场更懂如何卖好货!

  回到商品角度,电商对哪些类型的百货商场影响更大呢?

  1、高档百货,这2年影响越来越大了,电商平台海外直供。阿里15年投资1亿美金入股奢侈品电商魅力惠,特别是今年天猫开设了独立频道。

  2、中高档百货,碾压的无话可说了,成了试衣间。

  3、中档百货,碾压的无话可说了,成了试衣间。

  4、平民百货,这个定位的百货商场比较少,虽然电商影响大,但还有生存空间。

  百货业的最大群体是中档百货与中高档百货公司,也明白自己的商品不给力,所以一直在努力转型。

  通常有2个大方向:一个向购物中心转型,增加商品品类的玩法;一个是向自营模式转型,获得商品定价权的玩法。

  特别提示:以下说的百货商场,特指中档百货与中高档百货公司。

  二、百货商场向购物中心转型?

  百货商场向购物中心转型,这好像是百货业的转型潮流。

  百货公司如果新建一个购物中心,我没话说对错;传统百货商场如果整改为购物中心,这个我会觉得可能会有问题。

  这个需从商品品类说,讲讲我们做电商平台扩张品类的例子。

  我们做电商平台的扩充品类都会很谨慎,看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要在技术上捣鼓捣鼓就好了。几个主营品类如果不做好,比如鞋服包品类,就坚决不乱扩充品类。为什么呢?

  你投入资源最多的主营品类都没做好,那么扩张其它品类基本也难做好!因为自己经营能力还不够好!

  换句话说,百货商场主营品类没做好,扩张其它品类可能也难做好!

  百货商场整改为购物中心,无非就是大规模增加体验商品,让百货比例降低50%以下,抵抗电商冲击。

  这其实是逃避思维,降低主营的百货商品品类,增加餐饮、KTV、游乐场、电影院等体验商品品类。其实,购物中心也被电商冲击,增速放缓。

  大部分百货商场,都是热门商圈黄金地段,核心不是客流问题,而是商品问题导致提袋率太低。很多就小几万平方的面积,真正做百货品类其实都不够,因为很多百货商场并没有把品类做深。这才是百货商场值得深挖的地方。百货商场目前最根本的问题是,不会卖货!真不会卖货!真的不会卖货!

  找到一个案例:世茂广场?工三副总经理王文芳表示,在世茂百货的转型中曾经的百货品牌留下的屈指可数。成熟的品牌商非常熟悉市场,他们很有主见是将品牌留下还是移居别处。王文芳表示,拥有近百个品牌的衣恋集团对于百货品牌和购物中心品牌就有非常清晰的区分。即使此前双方保持着不错的合作关系,但在世茂百货向购物中心转型中,衣恋旗下的百货品牌还是纷纷离开了。

  所以,百货商场不要轻易往购物中心方向转型,购物中心与百货商场的定位是完全不同;适当增加一些餐饮品类还是可以的,核心还是要把百货品类做深。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