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99%百货商场,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漫谈,就是随心所遇的聊,想到哪就说到哪!
1、不要忘记初心,贩售幸福!
百货商场我以前经常逛,最早是九十年代逛上海的淮海路、南京路、四川北路,徐家汇的各种百货公司,到现在经常逛天河城、正佳、太古汇等购物中心。
最近才发现,好的商场一定有更多的笑脸,更多的购物喜悦。
百货商场,原来是贩售幸福的场所。这是百货人应该遵循的大道!
能给消费者带来幸福感的,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商品与导购员。而现在的百货商场很难给人幸福感,商品价格虚高,打折促销让人没有信任感;导购水准还是处于推销阶段,更关键是很多消费者并不习惯导购打扰,这说明导购方式急需改良。
无论有什么困难,这两个问题必须要抓好,百货高管们切莫忘初心,你们做的是幸福事业呀。
2、多关注制造业,发现好商品!
百货商场的定位,我就不吐槽了,这是很重要的。反正大家都讲,取掉招牌就看不出谁是谁了,因为商品类同,所谓的一线品牌二线品牌大家跟风。
这个时代,因为互联网促进信息的透明,让营销也发生很大的改变。有句话忘记谁讲的了,说的很好:传统营销已死,匠心产品制胜。
靠吹嘘广告就能大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匠心产品的时代到来。这其实符合国家的侧供应改革潮流。
百货商场的广告优势,是逐年下降的,不是什么牌子进来就可以大卖的。
百货商场是一个平台,链接消费端与制造端,从消费端带动制造业,这是百货商场的使命。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百货商场,帮助制造业发现好商品,从工厂直接到消费者。
百货商场能带动很多小而美的白牌,这是差异化,也是竞争力。
3、多看阿里的好,跨界学天猫!
太多太多的实体零售人,对阿里是有敌意的,因为动了奶酪。互联网人称谓竞争对手为友商,这个称谓其实可以看的出,能成为对手的,都应该被尊重。
阿里打起仗来是很狠,子弹又多,又狼性,我也不喜欢和这种对手干仗。但阿里定位并非做帝国,而是做生态,这个商业思维是值得尊重的。阿里关注个体户,很多行业专家并没留意这些举动的意义;好像是2012年初开始,淘宝流量从集中大卖家,到分散小卖家,关心小卖家的生存,是减少了营收的,当年我可是受害者,流量少了一大截。
改变不合理,推动商业社会的进步,是一些互联网人的初心,甚至可以不计较输赢。没那么功利性太强的人,往往能做出大事。
百货业的高管们,实在是应该多看阿里的好,跨界多学习天猫的运营方式,肯定是受益匪浅的。
互联网流行跨界,并非狂妄,这是一种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这和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类似:集大成,得智慧。
4、国家很重视,百货要加快转型!
我刚刚搜索到商务部沈丹阳的讲话,水平还是蛮到位的。
沈丹阳鼓励实体零售,加快转型升级:“对实体零售企业,商务部将继续积极支持、引导其创新、转型发展。一是支持传统零售企业不断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应用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引导零售企业回归商业本质,将核心价值聚焦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服务上,避免低门槛、同质化竞争。二是引导传统商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商业模式。”
沈丹阳总结了几个转型方式:“目前,百货实体零售企业普遍进行转型探索,1、有的推进自营和深度联营,完善配套服务,改变了陈旧的商业模式;2、有的通过集成服务,整合供应链,打造自有品牌;3、还有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商品管理和客户管理,尝试全渠道经营。”
我想再次重申一句:99%百货商场,值得重新做一遍!
百货商场转型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能带动生态链上很多就业机会,这是目前国家非常需要的。
5、O2O全渠道:百货商场唯一的变革方向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清晰,尝试表达一下。
1、百货商场实际上是服务商,优秀品牌商进化方向是实施全渠道,所以百货商场也必须开展O2O全渠道,才能拥有优秀品牌商。
2、关于联营与自营问题,大部分百货商场是以联营为主,自营为辅的方式,因为中国的百货商场是向平台型公司进化。
3、联营模式下的全渠道实施会遇到很多问题,百货商场必须以高维度思考方式,解决底层运营规则问题。
4、百货商场O2O全渠道实施,可以提供很多应用工具帮助专柜门店,比如:商品同款同价,新品可以预售,实库虚库一盘货,线上导购,锁定会员,还有很多很多应用。所有应用工具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帮助商家更好的卖货!(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