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琦看来,当下的餐饮信息化市场有如“八国联军”进北京,各占一块高度分散,做预定的做预定、做排队的做排队、做会员的做会员,各自之间关联不大,而作为唯一可以关联这些服务的底层系统提供商往往又很少有能够提供开放接口,最终使得整个行业非常离散。
海底捞信息部和海海科技的目标是在打破海底捞自身信息化的瓶颈基础上开发适合海底捞的hiclound系统,这相当于做了一个餐饮行业的底层系统,同时这一系统将免费或低价开放给合作伙伴,施琦透露该系统最快将在本月底开放给合作伙伴,并逐步替换海底捞现行底层系统。
以人群细分开启店面转型
如上文所说,施琦尝试改造海底捞的第二个层面是将更多新思维引入海底捞的服务体系,而这一切基于海底捞对人群的理解,此前,海底捞服务人群的做法是透过高质量的服务促使普通消费者成为忠诚顾客。而未来海底捞的人群服务将更加细致。
第一,抓住未来的消费人群。“爱玩儿”是下一代消费人群的重要特征,90后、00后都是没有饥饿感的一代人,他们更重视除吃饭意外的品牌增量服务,于是曾在游戏公司任职多年的施琦决定通过海海科技开发更多社交游戏博得“下一代”对海底捞的喜爱。
第二,将参与感引入海底捞。施琦曾带着海底捞和海海科技的高层在小米客服中心实习了三天,就是要看看小米是如何带着用户玩儿的。在他看来,如今海底捞应该离用户更近,那就需要用户深度参与到海底捞的未来计划中,在北京上地体验店中用户可以亲身参与到店面改造中,未来这一体验也将扩张至更多门店。
第三,将人群细分进行到底。位于北京上地的体验店针对的用户群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另一类是大学生,在施琦看来他们有着相似的人群需求和消费特征。而未来针对人群去开店将是海底捞的开店原则之一,针对不同的用户,海底捞将开不同的体验店满足细分人群的特殊需求。
总结
海底捞从未变革,但却变革得如此彻底,这与其强大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的自我革新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它避免了湘鄂情式的激进转型,也不屈从于过度的互联网概念炒作,稳步围绕用户的需求寻找自身发展路径,这一切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水到渠成。未来,相信在不短的时间内,海底捞依旧是我们值得学习的目标。(来源:勺子商学院 作者:宋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