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在外资便利店最多的新一线城市,全家是这么做生意的(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7-01-05 12:08:30

  从图中看,半径500米范围内,从有1家全家便利店到有14家,区域是逐渐变少的。

  上海最多能够在这个范围内容纳14家全家便利店,且密度最高的区域都位于南京西路、北京西路、人民广场附近。而苏州因为总数少,最多能在园区时代广场附近找到6家、独墅湖高教区附近找到5家、高新区狮山路附近有4家。

  如果感兴趣,在这两个城市的小伙伴可以去走走数数看。

  Q6:便利店喜欢什么样的“邻居”?

  要解答这个问题,新一酱把苏州、上海的全家便利店与连锁咖啡、大型超市、住宅地产和商场百货这类商业业态都放到了地图上,想看看全家的周围都有谁。

  你可以看到,上海500米内有Costa和星巴克这两个连锁咖啡品牌门店的全家店铺有551家,但事实上上海知名的Costa和星巴克加起来也就522家,也就是说同一家咖啡馆附近500米处可能有两家全家。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住宅地产和商场百货周围——全家喜欢在这些业态附近扎堆开店。

  根据贝恩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购物者报告》,便利店的销售额在2015年增长了13.2%,而最大的零售渠道超市的增速则从9.5%降到4%。但便利店还是避开了同质化竞争的区域选址,所以在上海并不是每一家大型超市附近500米处都会有全家。

  不过苏州的便利店发展还没有那么成熟,在品牌住宅开发商聚集的区域也未必已经有全家门店。

  Q7:在地铁里开便利店的秘密是…?

  “全家很少谈地铁店,因为地铁便利店的主动权不在便利店业者手中。” 中国全家新闻发言人王意文说,“如果地铁方没有招商,即便我们再想进也没用。”全家的便利店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地铁店、商业店、住宅店。全家其实并不太愿意谈地铁便利店,因为限制更多,相比住宅店和商业店,能让他们发挥的空间并不大。

  苏州地铁1号线时代广场站的全家便利店位于进出站闸口旁,是坐地铁人群的必经之处,但这也相当于这个站的地铁客流就是地铁店铺的固定人流。

  下图中的苏州地铁站点都开有全家便利店,这些地铁站的客流量大小对全家的经营是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地铁便利店的营收类别单一,饮料、轻食的客单价小,所以地铁店总体的销售额很难比得过同区域的地面店,它并不是全家的获利来源。但全家看中的是地铁便利店对品牌形象的提升。

  苏州最小的地铁便利店只有12平方米,即便不是客流高峰期,地铁便利店里也会挤满人。也因为空间狭小,地铁店一般只卖饮料和轻食,同一品类的商品也只会选消费者最喜欢的一种,比如薯片只放乐事、健康饮料只放力保健。

  想进地铁开店,就要参与地铁运营方的招标。地铁运营方一般会提前两周公布招标。全家会在一周内把技术层面的投标书制作出来,并在开标当天送去评审处。一般当场评完就会知道结果。

  当然,便利店也可以不去竞标,去与不去间考虑最多的一点,就是附近有没有店铺,有没有时间合适的物流运输线。因为地铁便利店的营业时间需配合地铁的运营时间,所以必须在晚上9点到10点,或是早上地铁运营开始前半小时内完成补货。

  除了营业时间的配合,地铁便利店的装修也需按照地铁方的要求执行。基本上全家只需要把货架搬进划定的区域内,装上招牌,通过验收,就能开始营业。

  Q8:为什么我喜欢的便当在便利店不见了?

  对办公区的人来说,便利店的便当简直是商务套餐界一股清流。便宜、品种多、能连着一周不重样。和一些本土便利店相比,外资便利店的优势也在于此——鲜食产品。全家整体营业额的四成以上正是在这里。

  全家的鲜食工厂一般两周开发一次新品,在内部试吃会上,主要评价标准是看外观和口感。一些卖得不好的便当,就会被淘汰。

  中国消费者的忠诚度一向被品牌商质疑,便利店两周上新一批商品的方式迎合了这种需求。施卫卫记得,大约在四五年前,一款水溶C的饮料特别流行,但饮料的流行期大约只有一年,去年流行的沁柠水、沁桃水,今年就被各类NFC非浓缩还原果汁取代。

  全家2006年刚进入上海时,围绕当时市占率最高的好德便利店一个市口一个市口攻占,原本好德的常客被全家抢走。所以不要怪商家换货太频繁,要怪只能怪消费者太花心,商品换的不勤,分分钟被取代。

  关于全家便利店,还有7个你可能会感兴趣的细节:

  苏州人买了三角饭团喜欢叮10秒。

  地铁便利店的冷藏柜一般没有门。

  全国卖得最好的便当是芝士咖喱猪扒饭。

  一年内,便利店一半以上的商品会换新。

  苏州人会更渴求事物的饱足感,喜欢便当+鸡腿。

  上海的石库门黄酒在苏州便利店是找不到的,同理苏州的沙洲优黄。

  你能在办公区的便利店买到进口牛奶,但在住宅区,保质期短的鲜奶更受欢迎。

  (来源:新一线城市研究室)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