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料摆盘留白,中餐更偏向于“满”
说到视觉上,无论是日料还是中餐最终摆盘都有讲究。日料其本质在于和食材对话,不断对话,一次不能做到满,要留有余白。日本料理家神田裕行才会认为“日本料理是中国水墨画,是余白之美。”
纪录片《寿司之神》里鲔鱼刺身截图
而中餐的艺术在于“和”,主要考究的是食材之间的色彩搭配和谐以及形状之美。相对于日料摆盘的留白,中餐更偏向于“满”,用画来比喻,就是浓墨重彩的油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色”是中国饮食的呈现特点。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绍兴菜摆盘
日料在意如何做精,中餐在意如何做大
厨师给予食物第二道生命。日本厨师的钻研精神可谓他处难寻,这个精神在一部关于米其林三星餐厅主厨小野二郎的纪录片《寿司之神》里,被多次提到。
日本首相宴请奥巴马的主厨小野二郎:“我就是爱捏寿司,这就是职人精神。”一位在日本的朋友说,他认识一家东京的牛排料理馆的厨师一生未婚,只为了不断研究出更好的牛排料理。这正如小野二郎屡次提及的那句:“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炼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无可否认日本人的钻研精神,那也不能抹掉在不同的社会背景里,或许日料与中餐差异在于一个在于研究如何做精,一个在于如何做大。
中日用餐环境各有所长
你若说日料与中餐用餐环境有很大差别。但萝卜青菜各有不同。
有人用这张图来形容日料环境与中餐环境
若爱哥们义气,江湖大众,中餐环境更具优势。若想曲高和寡要情怀意境,日料的苛刻服务以及与大自然相契合的环境更匹配。
但你也不能说,中餐的淮扬菜、杭帮菜和粤菜里面没有这样的意境。毕竟小桥流水,流觞曲水还是国人曾玩剩的。(来源:餐饮老板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