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整体趋势分析:尚处浅层次合作,双向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整体来看,传统线下实体企业都对互联网金融,尤其是消费金融该外青睐和重视,一方面结合自身主营业务优势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达成合作,促进双方共赢;另一方面,也逐步将金融剥离出来,作为独立的业务来运营,具体呈现以下5大特征:
1、传统线下实体零售店向金融的拓展有两种模式:一是自建渠道,二是与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对接。但目前,尚且仅限于与线上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浅层次合作,除了国美电器和重庆百货设立了单独的金融机构独立运营以外,迪信通处在初步试水期,王府井百货和西单大悦城则近停留在消费入口的浅层次合作。
2、向供应链金融上下游的延伸有待进一步拓展。在互联网金融遭遇有史以来的最为严厉整顿的特殊时期,垂直领域的供应链金融显现出其天然的风险控制能力,一方面能够促进现营业务优势的突显,另一方面也能够延伸到整个生态链,促进整个行业的有序发展。但目前,线下实体消费端端的金融业务尚未深入对接供应链体系。
3、呈现消费金融场景化的特征。传统实体店的优势在于线下消费入口,具备极强的消费场景化特性,与其达成战略合作的线上金融平台也多看中这一点。其实,两者的合作是线上企业渠道下沉,进行线下场景化布局;线下企业对接时代,寻求突破传统天花板。
4、风控环节薄弱。金融业的核心在于风控,但在风控体系方面,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占据核心数据的绝对优势,互联网金融平台具有多维度的大数据搜集与分析能力,但传统线下实体消费端则相对处于零起步阶段,与线上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能够借用其优势弥补风控短板,但并非长久之计,传统线下实体消费端仍需重视风控布局和创新。
5、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从双方的战略合作来看,目前的问题并不是线上颠覆线下、线下冲击线上的问题,而是双方能够进行优势互补和深度融合。不论是自建独立的金融部门,还是与外界金融机构达成深度合作,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殊途同归。
(本文作者王小苹,微信:18511861411;来源:亿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