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为何50万挖不走星巴克店长 看这些“隐形福利”(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6-17 10:13:39

  2晋升途径

  人才内部培养为主,晋升机会清晰透明

  作为人才富矿,星巴克人才是出了名的“难挖”,行业中甚至流传“50万年薪挖不走一个店长”的说法。

△星巴克店长级人才流失率长久以来保持在个位数

  余华表示,星巴克店长级人才流失率长久以来保持在个位数——对同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极低的水平。

  除了各种福利,清晰、透明的职业晋升途径,是星巴克留住人才的另一个办法。

  在星巴克广为流传的一个典型案例是,曾有一位普通的门店店员成长为区域经理,仅仅用了一年时间。

  “伙伴只要能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阶梯,就知道自己的努力一切皆有可能。”余华表示。

  星巴克的伙伴资源部门(即人力资源部)针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设立以下晋升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星巴克所有空缺职位优先对内部员工开放。而且兼职员工与全职员工,在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各个环节中会历经的待遇和标准,都是一样的,包括共享咖啡豆股票,只是工作时间略有不同。

  另外,兼职伙伴还可升职做主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兼职伙伴中,较大比例会转为全职伙伴。

  随着星巴克每年在华新开500家门店的速度发展,职务升迁的机会正在变得越来越多,这对人才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为规避可能随之而来的风险,星巴克把管理的重心聚焦到“人”身上。

  星巴克筛选伙伴的标准看上去很宽泛:热衷服务行业、阳光、热爱咖啡、团队协作精神、人文精神、有爱......

  但这其实是对应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能打动星巴克的,是应聘者与星巴克人文精神的契合度。”

  新增的伙伴70%来自高校校园招聘,90%以上的伙伴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星巴克中国总裁王静瑛(右一)及星巴克(中国)大学校长樊力越(左一)为伙伴教授颁发证书

  2012年成立的星巴克(中国)大学,则为越来越多的星巴克伙伴搭建了学习提升的生态系统。为了适应快速增长的伙伴人数,其开发的“移动校园”已在4月开通。员工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选择近百门课程,并获得相关培训推荐。

  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拥有零售学院、领导力学院、职能学院、咖啡学院4个学院的星巴克大学,所有教师加在一起才20多人,却要面对全国超过30000名伙伴。单从师生比上看,这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实际上,星巴克有许多兼职的伙伴教授,他们有的是门店经理,有的是部门总监,都自愿承担星巴克大学教师的职责——“导师就在你身边”。

  ——看,无论是职务升迁还是更酷的岗位,一切都是可以通过努力争取来的。

  3企业理念

  想要顾客体验好?先让员工体验好!

  传统的服务业,正在面临消费体验升级的“大考”,如何给消费者提供越来越精致的体验感,是无数品牌殚精竭虑的事情。

△在你看来,真正的顾客体验是什么?

  但在余华看来,很多人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真正的顾客体验,是发生在员工和顾客之间的真诚交流。

  “很简单的一个逻辑是:伙伴们觉得体验好,就会把微笑感染到顾客,顾客很开心,他们就会再回来,伙伴也就更有成就感。”

  敏感的企业似乎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西餐一哥”王品集团同样正在把目光转向员工。王品CEO李森斌曾向我们透露:一年中他有半年时间在巡店,目的并非考察运营管理,而是传达作为“家人”的热情与关怀。“我一年要握5000双手,拥抱5000次同仁。”

  相似的,马云也很少参加投资者大会,“但是我一定会参加员工家人大会。”

  星巴克内部的“伙伴文化”,被视为向中国传统“家文化”的致敬。

  这在零售行业里,并不常见。但正是对伙伴这种来自人心深处的人文关怀,让全国100多个城市2000多家门店里的30000多名伙伴,在一个极度重视主观体验的行业,保持高度稳定的体验水准。这也是星巴克多次被第三方机构评为“全球最佳雇主”的核心原因之一。

  余华认为,在消费体验升级的背景下,品牌的长足发展,不仅要懂顾客、懂市场,更要懂员工。“可以说,为员工提供好的工作体验,已经成为企业长足发展的新型竞争力。”(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作者:咖sir)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