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SK-II 、赫莲娜...这些贵上天的化妆品为啥没效?(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6-15 10:02:25

  无独有偶,国内资深化妆品配方师殷传江也表示,大牌化妆品的品质一般有足够保障,不会贸然添加有害成分,对原料、设备、生产环境的要求标准相对更严格。像兰蔻“小黑瓶”这样耗时10年研发出来的产品不在少数,这种钻研的精神让人钦佩。

  虽然说原料、配方这些标识不失为衡量一款化妆品价值的重要参考标准,但不得不承认,实际生活之中鲜有消费者对化妆品成分有系统的认识,更不用说通过成分标识去甄选化妆品。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接触最多的就是天花乱坠的化妆品广告以及终端BA的推销建议。而无论是广告还是BA,为了销售之便往往都会夸大功效,甚至允诺消费者一些不可能实现的效果,如此恶性循环,也就无怪于微博上出现“满屏吐槽”的现象了。

  此外,就算用料更加“精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牌化妆品也不一定就能保证会完胜普通的化妆品。李慧良告诉本报记者,“好的化妆品理论上来说,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但实际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普通化妆品安全性不一定比大牌化妆品安全性低。为什么呢?因为有些高档化妆品含有的一些营养性物质比较精贵,但也有可能这种原料的精度提上去以后,其产品风险也更大了,产生过敏的几率相应更大。”

  由此可见,大牌化妆品的品质不能简单等同于产品效果,因为化妆品的使用效果往往因人而异。同样是海蓝之谜的面霜,有人用了惊呼奇迹,而有人觉得效果平平。对此,殷传江向记者解释道:“再高档的化妆品也不可能适合所有人,化妆品毕竟不是药品,也会因人而异。”

  大牌的价值在哪里?

  不妨试想一下“贵妇牌”赫莲娜突然降价了会怎么样,消费者会不会蜂拥而上继续买买买呢?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期间曾经发生过,降价销售几乎让赫莲娜“命悬一线”。彼时的赫莲娜已经被雷曼兄弟收购,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完成盈利要求,品牌不得不以降价出售的方式,向大众市场靠拢。这样一来,价格倒是低了,渠道也更广了,但消费者却不买账了。

  听起来似乎很荒谬,但市场就是这样,降价了的赫莲娜品牌价值与一般品牌并无二致,其奢侈品的价值却荡然无存,以致于这一品牌在美国市场曾经一度面临被市场抛弃的尴尬。所以降价对真正的大牌化妆品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这也是为什么专柜化妆品很少降价促销,而是大多以“买赠”的形式回馈顾客,无论如何也不能向产品价格“动刀子”,这是大牌化妆品在长久的经营之中吸取到的教训。

  事实上,大牌化妆品高昂的定价本身就是一种产品形象定位的需要,其价值也更多地源于与品牌文化积淀以及它所代表的一种精致的生活方式。

  品牌形象对于大牌化妆品而言,无疑是灵魂一样的存在。由于品牌形象管理不善,导致其贵族气质流逝,最终“泯然众人矣”的品牌也不在少数。所以,很多大牌会有关于品牌的美丽故事和传说,并且不厌其烦地向消费者讲述这些经过考究包装的故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SK-II神仙水的发现历程,科学家在一次参观日本酿酒厂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年迈的酿酒工人脸上布满皱纹,但双手却如少女般白嫩晶润,于是潜心研究,最终探求到了“改写肌肤命运”的秘密。又如海蓝之谜被广泛传颂的那位太空物理学家用海藻修复灼伤的传说,无一例外都给这些大牌增添了一缕神秘的色彩。

  总而言之,化妆品行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造梦”的行业,品牌方的初衷当然希望消费者通过使用产品而变得更美。至于消费者购买什么档次的产品,要不要为品牌形象、广告买单,就见仁见智了,消费者选择品牌与个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息息相关,只要买得开心,又未尝不可。(来源:化妆品报 作者:姚晓雪)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