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邻家便利店,一些全新的服务让人眼前一亮。门店里,有手机充电的小抽屉,每个抽屉一把钥匙,消费者充电更放心;与拉卡拉推出了缴费服务;还有洗衣服务,在专门存放衣物的衣物间里,挂着送洗的衣物,价格比洗衣店还便宜。
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紫告诉记者,“自有商品是我们的特色产品,品质上朝着安全、美味、健康三个方向开发,最近我们推出了世界风沙拉,提供各种口味的沙拉给消费者。
在服务上,我们希望尽可能做到极致,不断挖掘顾客的需求。我们的目标是把便利店做成顾客的生活,就像‘互联网+’一样,邻家便利店希望做的是‘生活+’,消费者生活的需求都能在邻家解决”。
探访便利店,记者发现“舒适”正成为新追求。在北京邻家车公庄店,记者看到,包子、萌煮等制作类食品用透明专间隔离,避免食材的气味弥漫卖场,影响购物体验;店铺里使用定向发声器,顾客只有走到相应位置,才能听到播音,减少嘈杂。“我们重视顾客体验,希望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让消费者感到舒适。
下一步,我们会致力于‘指导店’业务,其本质是通过业态升级提高店铺品质,从而增加店铺收入,是品牌加盟前的培育。为店主提供商品研发、物流配送、情报分析、运营指导、商业模式规模化等一系列完整的服务支持,为小型自营店主提高销售额和利润,同时给顾客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王紫说。
需加速跑也需弯道超车
便利店业态1960年诞生于美国,此后兴盛于日本。作为现代便利店的鼻祖,7-ELEVEN重新定义了这个商业模式。7-ELEVEN、罗森、全家们的激烈竞争使日本成为便利店密集程度最高的国家。对中国本土企业来说,日资便利店是启蒙者,但他们希望通过创新实现赶超。
创新,成为便利店行业的共同选择。
有的更注重开发中式鲜食类商品,比如包子、焖面、“京八件”等熟食产品、川味汤锅等;
有的扩大独家销售商品比例,比如蝙蝠侠大战超人的独家玩偶、旅游纪念品;有的推出自己的APP、微信号,增强对会员的黏性;
有的增加餐台和现磨咖啡,为消费者提供休闲服务。
一面在加速奔跑,一面在不断创新以求弯道超车。邻里家公司2015年5月成立,正在快速扩张,目前在北京开出了60家店铺。不少便利店从业者认为,虽然互联网带来了巨大冲击,但零售业发展空间广阔,加速创新,做好服务,就有可能弯道超车,在某些方面创造中国本土品牌的优势。
“零售业琐碎细致,不会因为某一两个大的创新就可以吃遍天下。北京的便利店市场既有国际巨头的竞争、国内新贵的追赶,也有互联网和O2O的重磅轰炸,加上地产价格的飙升、用工政策的严格规范等,应对挑战,我们一直在持续寻找改善的地方。”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便利店委员会总干事王洪涛表示:“近年来,受经济环境、电商崛起等影响,实体零售业增速放缓,但一大(购物中心)一小(便利店)两种业态发展不错。”
随着年轻的消费者成为消费主力,他们更注重方便性,追求便捷健康。便利店网点密集,与消费者触点非常多,除了购物功能,还有生活服务功能,24小时营业还增添了安全等社会功能。
因此,各种资本涌入这个行业,线上企业也看中其网点资源,在落地时选择与之合作。”据他观察,应对各种挑战,便利店正向舒适、时尚方向转变,在商品上也有不少突破,对消费者很有黏性。(来源:快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