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来,以社区便利店为角度切入的项目从提供的服务类型可划分为两类:
面向社区便利店商家:主要有供应链渠道改造,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支付环节,服务功能拓展四个类别
面向社区居民:主要有商品购买,送货上门,其他综合服务提供三个类别
在需求上,除了日常商品购买外,由于电商近年的快速发展,快递代收代发业务也成为了社区便利店功能拓展的首选。另外,由于近年来O2O市场有大量的玩家和资本进场,社区用户尤其是一线城市用户的消费习惯正在逐步建立。从资本角度观察,随着京东斥资43亿入股永辉超市,爱鲜蜂已经开启D轮融资,可以看出这一领域的市场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
那么为何这一领域依然成为“事故”和“死亡”的高发区呢?
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社区便利店毛利低,盈利空间受限,一旦融资环节出现问题则极容易导致资金链条断裂;
2.在模式上,选择自营模式自建门店,物流等基础设施虽然能保证品质但也面临着模式过重对资金链和运营造成的压力;选择轻平台的加盟或与已有门店合作模式可降低成本,但却无法对各环节形成有效品控,契约的约束能力有限,容易造成纠纷并损害品牌形象;
3.目前的社区便利店已经承载了太多业务,服务项目复杂繁多,但由于社区便利店的特性(店面小,人员少)导致难以处理众多项目,秩序乱,服务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果增加店面服务人手的话则低毛利的盈利空间无法负担更多的人工成本,也并非好的解决方式;
在用户已经逐步养成O2O消费习惯的当下,作为重要生活场景之一社区便利店存在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很适合作为社区O2O项目的线下载体,但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利用社区便利店有限的空间人手使其发挥最大效应。目前看来,社区便利店中应用场景最多的两项服务是商品配送和快递收发,商品配送服务最关键的在于配送时间;快递业务最关键的在于便利性和包裹安全性,只有满足最基本的需求条件才有可能进一步进行发展。而形成涵盖各种服务的社区综合服务站的设想固然美好,但对于刚刚起步的社区便利店项目而言未免言之过早,创业项目也应避免贪多嚼不烂的心理,踏踏实实做事才是上上策。(来源:亿欧网 作者:V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