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中国餐饮最强单品吸金战开打!谁会胜出?(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4-01 17:45:02

  3、|体系之战|

  你做产业链服务商我建独立物流公司!

  品牌覆盖人群、辐射半径、配送时效等问题,是行业痛点之一,小龙虾品牌们面对新的发展阶段,都开始在体系建设上下功夫。

  在星城长沙,大钳门作为小龙虾产业链系统服务商,正在酝酿新玩法。

  创始人曾晖本身是“餐饮行业观察家”。他深入这个行业,已基本完成理论积累,现在更想做的是全产业链的实践。“大钳门”将自己定位于“小龙虾产业链服务商”,它从最艰难和痛苦的“体系建设”开始运作,其主打思想是“一品多牌”。

  ▲大钳门投入近两百万元用来创品牌、做研发、建标准、组团队,先期完成了“品牌、产品、运营”三大系统建设,然后再主推落地。

  2016年,“大钳门”旗下在筹备的门店有10家,直营和加盟各一半,预计今年控制在20家以内。

  而“大钳门”品牌架构将围绕小龙虾一个产品,根据不同的市场和模式创造不同的品牌,继油虾堂、有间虾铺之后,第三个品牌已经在酝酿中,预计下半年推出。

  有人在产业链上下功夫,有人着重打造生产体系。比如“大虾来了”,2016年着重于优化2015年的经营战略:用好“2个中央厨房,十几个二级厨房,30多个配送站,上百名配送员”体系;此外,继续保持30分钟送达,让复购率保持在60%以上;加强品控,实现营业额比去年翻10倍。

  在生产体系建设方面,创始人戴金胜着重打造两方面:

  ① 建立IT系统,以大数据实现站点、配送员、时间、路程的合理设计;

  ② 搭建畅通合理的物流网络,物流系统建立独立公司。

  4、|产品之战|

  精品化作战 升级效能,升级消费体验!

  有人说,所有的商业竞争降维到最后,就是产品之争。所以,产品之战既是基础之战,也是终极之战。

  对于季节属性明显的小龙虾品牌来说,仅能提供场景服务是不行的,产品品质的提升才能让品牌在激烈的同城竞争中立足,然后方能谈全国。

  著名的互联网品牌“夹克的虾”(相关阅读:夹克的虾CEO田宇:深耕麻辣O2O,单品引爆不如搭建平台给力),今年就将在产品和效能上进行“精细化作战”。

  众所周知,“夹克的虾”做到了两个业内“第一”:

  ① 成为小龙虾品类中首个拿到第二轮千万级Pre—A轮融资的品牌,

  ② 小龙虾O2O领域中首个率先实现持续一个季度连续盈利的品牌。

  对于“夹克的虾”2016年的玩法,品牌联合创始人田宇用了两个字:“精”和“稳”。

  所谓“精”,首先是产品“精耕细作”,欲将夹克的虾打造爆款小龙虾单品的品牌势能连带释放到新麻辣海鲜(水产品)领域,打破小龙虾季节性短板的限制,打组合拳。

  其次是输出效能的“精细化”。“夹克的虾”今年将再增加1到2个中央厨房,配以之前相较淡季的运营效率内功沉淀,使获客量、供应范围、效率呈现几何级倍增。

  ▲夹克的虾将在即将上市的新系列产品上体现功夫,继续主打麻辣海鲜(水产品),附带新派麻辣卤味、休闲零食和饮品同步发力。

  最后是“精品化”。结果导向为,不仅仅是产能供应能力增大,也开始通过特色品牌和高品质综合体验,收割以往低纬度品牌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升级。

  所谓“稳”,就是求质不求量,稳字当先。虽然新一轮投资款已经安然落袋,但更多的还是想精耕线上市场,继续扩大线上市场份额,对于开拓其他城市市场,他们非常慎重,第二城市已有稳健落地方案。

  ▲2016年夹克团队将继续精品化、特色化路线,欲给“互联网麻辣海鲜”主概念前面加上“精品”二字做定语。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作者:李新洲 王建萍)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