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零售店倒闭真相:干的都是搬运工的活儿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3-25 18:06:36

  消费者实际上是最无辜的,当感觉线上体验好的时候就会选择线上,当线上所提供的消费价值不能满足他们的时候,他们当然就会去线下寻求满足。

  但是,如果线下还是和以前一样,只是货品的搬运工,那么和线上的搬运工又有何区别呢?那么最终就会出现优胜劣汰,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商家,只要你能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升级的需求,那么你就永远都在春天了活着。而那些搬运工只有一个命运终点:倒闭!

  昨天看到关注的微信公众号中又一家公司宣布业务停摆。这家公司此前已经拿到了A+轮几千万人民币,CEO我们不久前还见过,聊过。当我翻出他的个人微信号想劝导一番时,想了想还是算了。已经划上句号了,我说再多也不能起死回生。而对方正处于善后的低谷期,一定也很忙。

  而此前我也当面暗示过他:作为零售商,无论线下实体店,还是线上电商,如果你做的只是“搬运工”的活儿,在互联网时代早晚都是要死的!

  此前我们听说过很多“逃离天猫”、“逃离淘宝”的舆论信息。而且很多都是此前在这些平台上做的不错的商家、厂家。他们口头上说逃离的主要原因是:流量太贵、刷单太累、关系难处......而且这些原因博得了一大批同类人、局外人的同情,纷纷把鄙夷的目光交给了平台方。

  我们不排除平台本身有着很多问题。但是我们是否也应该分析一下逃离者自己在商业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在我们眼镜行业里,也有好多个此前在天猫、淘宝、京东、一号店里卖货的工厂或批发商。他们此前就是以低价产品来获取订单,但是时间一长,由于人们的消费越来越趋于理性,尝鲜式的网购已经结束,品质购买重新回归,于是很多除了低价而没有其它任何溢价能力的店家,就只能吹灯拔蜡,关门歇业!

  很多媒体从2016年开始,都在传播关于“线上客户回归线下,实体店的春天回来了”的信息。其实我并不赞同这样的说法。消费者实际上是最无辜的,当感觉线上体验好的时候就会选择线上,当线上所提供的消费价值不能满足他们的时候,他们当然就会去线下寻求满足。

  但是,如果线下还是和以前一样,只是货品的搬运工,那么和线上的搬运工又有何区别呢?那么最终就会出现优胜劣汰,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商家,只要你能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升级的需求,那么你就永远都在春天了活着。而那些搬运工只有一个命运终点:倒闭!

  打今年开始,一些聪明的投资机构死盯着“消费升级”不放。不管是线上模式,还是线下模式,压根儿就已经不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你在做消费需求的“升级满足”方面有多少办法,有多大的持续力。

  所以这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重点是: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怎样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无非就两点,第一是产品,第二是服务。

  第一,从产品需求入手,跳过制造端做产品升级

  在这一点上做的最好的其实是苹果。苹果负责开发和设计产品,然后把制造交给富士通等专业的制造商来完成。产品制造出来后,苹果再负责销售给终端用户。作为销售方,苹果死盯着消费需求进行深度研究和预测,然后把需求再转化成设计方案。

  在苹果之前,手机的代表品牌是诺基亚、摩托罗拉,他们起步早,满足了人们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的产品升级。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在产品需求升级方面出现了掣肘,不能够快速突破和响应了,于是苹果接过了产品升级的接力棒,用“手机智能化”的设计来满足消费市场的新需求。

  所以作为零售商,产品升级是每天、每夜、每时、每刻都要想的问题。而升级的根本在于你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和预测。

  我们放眼望去,看看各行各业的零售商们,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大家卖的产品是不是大同小异?这就是所谓的同质化。当产品同质化的时候,虽然有的店用略胜一筹的营销手段,把自己的生意变得比别人好一点,但是归根结底,营销是不能满足产品升级需求的。

  拿我最熟悉的眼镜行业举个例子。在传统的眼镜零售业里,不同品牌的眼镜店有很多,但是谁又能告诉我宝岛卖的眼镜和它隔壁的吴良才卖的眼镜有什么差异?在无差异的情况下,大家选择的理由会是什么?消费者很容易陷入纠结和矛盾。亦或是哪个近就选哪个,这显然不是商家核心价值的体现!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湘鄂情:一场惊世败局之路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