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我目前操作的验光车上门配眼镜项目,很多外行人会觉得差异性是“方便、快捷”。其实我要说的是,如果真是PK便捷,那我的项目早死800回了。
我是做眼镜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出身,在决定回归中国做眼镜零售前,我对市场做了近两年的深度调查和研究,正是因为感觉所有眼镜店卖的产品都一样,才觉得自己有机会。因为我自认为比他们更知道消费者哪些潜在的需求没有通过现有的产品被满足,而且我更懂得如何把产品通过自己的设计能力来转化成升级后的产品。
用户戴眼镜总是往下滑,那我就设计戴上不会滑的眼镜;用户在网上选眼镜不是大了就是小了,那我就设计特别的结构件来解决眼镜大、中、小号的问题;用户希望在不换镜片的情况下,每天换着款式戴,那我就设计不换片但是可以自主设计和徒手DIY组装的眼镜。
不敢说能像苹果那样做出彻底颠覆性的产品,但是我还是相信大的颠覆是从小的进步开始的。只要是围绕用户需求展开的产品升级,就一定会有市场。这是不变的真理!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所在的行业,大家卖的产品都是大同小异的时候,那么机会就来了。找出当下产品无法满足的市场需求,然后用设计来解决这些需求。至于产品制造,还是交给专业的制造商来完成。这就是所谓的D2C(Design TO Customer)。而设计也千万不要仅仅局限在外观上,更加要关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等等。
第二,从服务需求入手,抛开产品做服务升级
有很多读者要问了:我们团队没有设计能力,对制造的更前段的材料、结构、工艺更加的一窍不通,那我们是不是就只能是坐吃等死?
这里面有个大家身边的案例:医院。医院和药房虽然都卖药,但是其本质不同的地方是,医院根据病人的症状来对症下药。所以通常医生给病人开药,病人是不能讨价还价的。从生意角度去看,医院做了药店提供不了的专业化服务升级,从而更好的满足了顾客需求。
与此相通,商场里的化妆品专柜与美容院也是一个道理。假如你的化妆品没有品牌知名度,想在商场专柜卖出一席之地来,基本属于白扯。所以很多搞化妆品的商家就另辟奇径,开辟了“专业线”,即美容院这条路。我们想想,美容院里的化妆品是不是都没有欧莱雅、雅诗兰黛那么知名?但是多数美容院经营的也绘声绘色不是?这就是典型的把专柜做不到的专业化服务,放到渠道中做了“服务升级”。
同样还是拿我们的眼镜行业举例子。
一般消费者去眼镜店,店员通常跟顾客说的第一句话是:随便看看,试戴一下,看喜欢什么款式之类。这种同质化的服务,在我看来就是“服务升级”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所以我让我们验光车里的同事们都统一的学习眼镜设计、结构、材料方面的知识。因为作为一名眼镜设计师和产品经理,我太知道一款眼镜从它图纸还没出来之前,就已经决定了它是给什么种族、肤色、性别、外形、气质......的人佩戴的。所以当顾客一上我们的验光车,首先绝不是根据顾客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眼镜。而是通过专业“诊断”来帮助顾客开具最最适合的“眼镜处方”,避免顾客不专业而选择仅仅好看却不适合的眼镜,也避免顾客选来选去陷入纠结于矛盾的痛苦之中。
所以,假如你在产品方面没有太多的优势,那么不如把精力放到服务的升级上。所谓服务的升级一定是更新换代式的专业化服务,而不是低头哈腰式的奴才式服务。我此前有篇文章说过,服务升级的终极目的是,就是让顾客再也不想回到原来旧式的服务场景中。如果你能做到这样的服务升级,那么恭喜你,旧式服务场景中的顾客会络绎不绝的找到你。(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作者:马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