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小拇指700多家连锁店的互联网+是如何布局的?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3-09 10:28:58

  直营是行政系统,加盟是生态系统;加盟就是批发,共享就是零售。在小拇指总裁兰建军看来,B2B2C的连锁经营模式无法兼得服务标准化与个性化,其以“先开枪,后瞄准”的方法,不断试错,尝试走出一条互联网+新道路。

  “我不相信0到1的事,我相信1到100的事”。

  这是亿欧网独家专访汽修连锁品牌小拇指总裁兰建军时,他斩钉截铁说的一句话。

  在如今谈后市场色变的汽车服务业,众多创业公司由先驱成为先烈,当后市场创业者大都在质疑O2O、“互联网+”模式是无法颠覆旧模式的假象时,仍旧有一批企业风生水起、不亦乐乎。那么,是互联网新模式对传统行业的改造不够,还是这些模式都是赶热闹的噱头、炒作、“圈钱”?我们可以通过小拇指快修连锁品牌的升级转型案例,看看其对广大后市场从业者、创业者是否有模式上的借鉴意义。

  一、何为小拇指?

  从事后市场的从业者、创业者都知道,汽车快修行业连锁门店数最多的是米其林集团旗下驰加汽车连锁,而小拇指快修连锁仅次之。

  小拇指,是杭州小拇指汽车维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后市场特许经营连锁品牌,成立于2004年7月,由兰建军创立,总部位于杭州,于2015年12月9日登陆新三板挂牌,开始融入资本市场。

  据悉,其目前已拥有全国范围内700多家线下连锁加盟店。成立之初,小拇指以汽车微修切入,随着市场化进展的逐步扩大,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快修、保养、洗车、汽车美容、钣喷等后市场综合服务。其于2015年宣布全面转型互联网+,进行品牌升级,打造智慧汽车生态服务体系。

  二、线下耕耘已久,为何转型互联网+?

  在亿欧网专访小拇指总裁兰建军时,他觉得从小拇指如今的战略选择和布局方式以及转型、升级要求来讲,“+互联网”的说法或许更为贴切。目前大多数创业者是看到了所谓的后市场+互联网风口期,一拥而上,拿着新工具找模式,而小拇指认为旧的生产模式需要新的生产工具来更迭。企业之所以寻求转型,是因为长期的线下业务在新经济形势下不能满足已有的客户需要。转型升级,是为了突破瓶颈,更好的服务。

  (1)市场定位

  兰建军提到,2004年创业之初,中国的汽车后市场还很不完善,机会多但是模式上创新少,苦于无门,他了解到当时美国汽修行业主流的经验模式是标准化连锁,于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在今天也依旧很火热的Copy to China之路,照搬美国的后市场连锁经营模式,选定了可以进行标准化的汽修细分领域的“小擦小碰”服务。经过近十年的连锁模式发展,到了2013年时,国内整个汽车服务后市场仍旧没有发展起来。兰建军根据总部的客户反馈,发现“小擦小碰服务”已经无法满足车主更多后市场的需求了,于是扩大了经营范围,开始将目标锁定为汽车快修服务,逐步实现转变。

  (2)市场挑战

  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不管是技术难度还是管理模式,对企业来说无疑是种巨大挑战。小拇指从2004年开始涉足技术难度较为简单的“小擦小碰”服务,2013年升级服务结构,将目光聚拢在难度系数较大的快修领域。

  转变过程中问题也随之出现,快修服务的难度远远大于标准化体系下的“小擦小碰”服务,有两大问题亟需解决:

  第一,配件问题。快修服务牵扯到配件更换,这就考验企业的配件供应链、SKU管理、仓储配送等等。当有客户需要快修服务时,问询修车所需的时间、配件的价格等等细节问题,门店的回答决定着客户之后的选择。所以说,配件的管控是门店转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门店客户关系管理(CRM)。“小擦小碰”是车主显而易见的维修问题,涉及到客户看不见的问题配件更换时,这就考验着客户对于门店信任程度。兰建军就此类交易场景,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客户的汽车火花塞坏了,这个零部件又在车身内部,客户既不懂也看不到,有可能会质疑门店有“以换代修”的情况,并且换的配件是否有正品保证,等等。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客户关系对于门店的重要性。

  (3)信息系统及互联网化建设

  为了解决服务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配件供应链、客户管理等问题时,高效工具与解决方案就显得弥足珍贵。小拇指团队在梳理问题时发现,企业信息化水平是决定着供应链与客户关系等关键因素,于是引进供应链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CRM等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企业信息化基础的完备,使其在作业时更为高效,同时有效的节约了运营成本,收益趋向最大化。

  兰建军表示,在引进CRM和供应链数据库等信息技术的同时,门店人员管理又成了新的问题,如何激励员工完成绩效让员工的工作更为有效,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等。然后,HR系统也就被运用到了管理中,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

  在小拇指信息化的过程中,早先的信息化系统采取外包的形式,但是用起来总有缺憾,无法满足企业自身的一些个性化要求,兰建军索性决定自主开发,针对性的设计一套适合与快修连锁的个性化信息系统。

  后期,随着门店数的不断增多,配件供应链、数据库、CRM、HR等系统都已经逐步完善,线上渠道的开拓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线上变成了小拇指新的客户管理工具和运营、营销工具。随着大数据分析与商业智能技术对企业决策的帮助,移动互联网让企业线下服务端与客户与供应链等多端建立起了一个良性的环形发展结构。

  互联网+在助力传统企业升级转型之时,除了技术上的支持之外,还开拓了企业在效率模式上的新思路。

  三、转型难题与“先开枪,后瞄准”

  但凡企业遇到瓶颈,希冀新的模式予以改变的时候,推进往往是艰难缓慢的,尤其是重线下的传统行业,兰建立提及小拇指在转型中也是一样,同样遇到了诸多问题:

  (1)转型缓慢,打补丁式的改造;

  (2)配件数据库的引用;

  (3)从企业管理层到执行层人员的观念转变。

  以上三个问题,成为了小拇指在2013年以来全面转向具有信息化基础快修连锁品牌的绊脚石,转型迫在眉睫,但具体的操作与实际工作进展却止步不前。为了调整公司发展战略,兰建军采取了“先开枪,后瞄准”的方式,通过不断试错,找出产业链中每个环节的问题所在,将技术与模式同步改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单体酒店如何突围连锁化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