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者按:亚洲百货业翘楚、日本三越伊势丹集团社长大西洋接受《钻石》网专访,在2016年1月4日、1月12日、1月18日、1月25日分四期刊出。以下为编译者根据专访稿和过去大西洋接受访谈稿缩减编辑而成。
我一直主张:实体店,务必创新卖场产品组合、突出卖场与顾客接触的价值管理,从而稳定和提升服务营销效率。从三越伊势丹的案例中,这一观点再次得到强化。
一、百货店为什么衰退?
销售,是经营者对外销售价值(価値を売る),如果消费者改变了对销售物的看法,对经营产品的价值评价发生变化,经营者就必须改变经营产品,而不是简单改变销售渠道。
日本全国零售总额是14万亿日元规模,1991年百货业最高销售为9.7万亿日元,占零售总额6%,目前占比为4.4%。
1980年代以后,品类杀手陆续出现了,山田电机、青山西服、优衣库、岛村等。消费者认为,相对于他们推出的低价格,产品质量也是说得过去的,因此找到新的消费价值平衡点。
除了品类杀手、精品店、集合店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导购员。导购员是最能够搜集顾客信息的前线情报员,是百货店的尖兵(百貨店の“肝”),但是,他们归属于供应商管理,供应链环节出现什么问题,怎么应对,百货店束手无策,导致卖场营销管理能力越来越低。
日本电子商务达到15万亿日元,占社会零售总额10%多。和百货店似乎不相干的便利店,已经完全触及消费者的饮食习惯,通过快速改变产品菜单,紧紧抓住消费者,减少了消费者光顾百货店的理由。
上面说的主要是百货行业所处的客观环境,最本质的原因,是百货行业自身学习力不足,努力程度不够(百貨店業界の勉強不足、努力不足だったと思う)。一方面应对新崛起的新行业的能力匮乏,另一方面对供应商商品没有深度合作,没有真正的变革行动。
由于这些内外部原因,百货店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的平衡正在崩溃(商品の価値と価格のバランスが崩れている)。
我认为,品牌力的源泉就是现场力(ブランド力の源泉が「現場力」だ)。伊势丹努力打造世界顶级时尚博物馆(世界最高のファッションミュージアム),因而很少受通胀泡沫、消费税提升的影响。
三越日本桥店准备翻新改造,赢得新的客流,假如经营改造以后没有赢得更多的客流量,那就说明改造投入没有意义,因为客流量是最基本的考核指标。虽然三越日本桥店的老年忠诚顾客很多,但是随着年纪增大,购买力下降是事实。改造目标是必须赢得30-50岁的新客群,争取达到总客流的30%。创造新的顾客接触点,让顾客感叹:“哎,日本桥三越改成这样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