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苏商VS浙商:严昊VS马云、坐商VS行商、低调务实VS投机高调?(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4-10 11:05:22

  “单打独斗”VS“携手闯世界”

  曾有学者指出,苏商务实、精于算计,头脑中形成了很多规则意识和条条框框。该防范的防范,不该防范的也防范,所以苏商一个弱点就是“自顾自”,喜欢闷声发大财,团队合作少,抱团意识相对薄弱,这也是苏商轻贸易而重实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位政府官员曾说过,团队精神的不足使苏商的决策风险无法分担和稀释,从而制约了企业“从长计议”,江苏企业做的多是“一锤子买卖”。一位专家曾说,苏商之间精于算计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普遍降低,导致交易成本增加,这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合作意识。当然,浙商也得分类,比如浙北的商人,如嘉兴、湖州的商人,其实和江苏商人差不多。主要是宁波、温州一带的浙商特点更为浓厚。给人一种善于抱团取暖、相互扶持的整体感觉。长三角经济问题专家高凯认为,浙商像是中国市场经济里的“游牧民族”。随着原始资本积累的完成,“二次创业”将浙江一部分民企拉到了快速扩张期的门沿上。浙商开始迈开从人到资本、再到企业的阶梯式“走出去”步子。

  以温州人为例,有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之前大约有160万温州人在中国各地经商,每年创造的GDP为560亿元。而省外投资与创业的浙商更是达600万之众。

  相比较而言,苏商“走出去”的步子迈得比浙商晚,“走出去”的人群也较少。据有关资料显示,苏商在省外发展的仅100多万人,其外省投资的资金也难与浙商匹敌。但也有专业人士指出,并不能因为这些数据就断言,浙商是行商,苏商是坐商。事实上,近年来苏商向外扩张的步伐正在加快。逐水草而居,绝非浙商的专利。

江苏VS浙江:一个是坐商,一个是行商;一个重实业,一个重投机

  “低调务实”VS“高调做事”

  苏商继承了吴韵汉风之文化特点,讲究稳健、和谐、不张扬。同时,由于苏南的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水文化,这种内陆水文化温柔敦实,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江苏人的柔韧意识和低调意识。在天下商贾中,苏商有别于其他商派的显著标志就是深厚的文化涵养。苏商中不乏低调但又厉害的商界人物。前不久,反映中国顶级商人财富变化的2016年胡润百富榜对外发布。

  就在我们把注意力放在马云家族和王健林家族的时侯,另一位富豪出现在媒体的视线中。他就是江苏籍富豪,“全球华人第一狂人”严介和的儿子--严昊。严昊是名副其实的85后,出生于1986年,还不满30岁,却坐拥910亿资产,高居大陆富豪榜第6位。对于常看财经新闻的人来讲,严介和并不陌生,但论知名度,严介和父子要比富豪榜中的其他人逊色不少。不过,俗话说得好,闷声发大财,严介和父子就属于这一类人。

  严昊是低调务实的苏商代表,那么浙商呢?

  很多人都感觉浙商明显比苏商活跃。从浙商活跃在各大新闻媒体中就不难看出,浙商是一个自带“网红”体质的群体。有他们的地方,都会很热闹。

  就拿公司年会、商会年会来说,浙商非常活跃,企业唱主角,且知名企业多,很多人争先恐后地讲话,畅所欲言,为民企发声;但江苏方面,官员不少,企业家低调,大家你来我往,更乐于台下交流。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