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挺进商超,看一碗炸酱面的转型之路(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3-23 18:17:50

  二、街边店如何转型到商超中?

  1、树立品牌壁垒,把炸酱面标准化

  关跃说,在北京做烤鸭的品牌是一抓一大把,有名气的就有全聚德、便宜坊、大董、金百万、玉林烤鸭等品牌,而再看看我们的炸酱面餐饮企业呢?虽然每家北京菜馆都有炸酱面,可是却没有一家餐饮企业把炸酱面作为核心产品去经营。

  难道炸酱面就不能出一个知名品牌吗?所以关跃就从品牌下手,让炸酱面真正能跳出来,并且核心Slogan用了“百年传承,独爱一碗炸酱面”这样的一句话,强化核心产品炸酱面和海碗居的品牌性。

  在产品上,关跃也努力做到让炸酱面实行标准化、不依赖操作人员。比如别人家熬制的炸酱可能十几分钟就能做好,而海碗居的炸酱要熬制50分钟,肉丁选的是五花肉,肥瘦相宜,要用尺子去比,六分肥肉四分瘦肉的才会用来做料。关跃说:“觉得如果想要把店做成规模的餐饮企业,都应该把产品标准化,口味才能稳定。”

  2、缩减产品,节省人工

  进入商超后,关跃首先做的一个动作就是把产品从231道砍成了100道。这么一下子减掉一半多,刚开始关跃也很心疼。就拿辣子鸡丁来说,在门店里一个星期也能卖30多道,其实也还是不错的。但是一想辣子鸡丁是川菜,而海碗居的定位是北京菜,所以该减就减,绝不手软。结果,事实证明关跃的这个决定是对的,营业额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以前的老店要用180多名员工,进入商超缩减完菜品后,只需要30多位员工就可以,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都降了下来。

  3、门店形象升级

  1)大海碗

  关跃说:“一个企业能不能让顾客记住你,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个能够让他过目不忘且与你企业自身气质相配的特点。因为我们叫做海碗居,大海碗可能最能代表我们,所以无论街边店还是商超店,我们都会放一个 1.5米的大瓷碗,在商超店里,我们甚至还在门口做了一个各个时期碗的展示,让顾客对我们过目不忘。”

  2)四九城文化,每个包间一个城门的名字

  四九城文化是老北京文化,指的是皇城的四个城门,内城的九个城门,所以在商超店,关跃将四九城文化大量地引入到门店中,在装修上极有特色:整个餐厅主体色为城墙红色,并有翠绿色呼应像极了老北京城墙,另外每个包间一个城门的名字,比如宣武门、正阳门等,顾客所到一处仿佛游览了一个城门。

  3)明档擀面间前置

  为了能够让顾客对产品更信赖,关跃把明档擀面间搬到了前厅,顾客一进商超店的门口就能看见擀面师傅在卖力地进行现场擀面。起初,只是有一个这样的明档间在前面,后来等位的顾客实在是太多了,关跃尝试性地把明档周围围起了一圈座位,没想到这个举动反而让顾客很喜欢。一遇到排队都一边吃着面一边看师傅现场擀面,兴致起来的顾客还给擀面师傅录制视频。4、做足“体验”

  “爷来了啊,您呐!爷请慢走啊,您呐”,这就是老北京过去的喊堂,现在已经很难在北京找到有喊堂的餐馆了,关跃在这点上非常得执着。虽然有时候客人来的多的时候会显得很乱,但他觉得这就是北京文化,这就是北京人待客之道,也是北京人的热情。由于海碗居王府井店就在电梯口对面,所以客人一下电梯就会听到这样的喊堂声,很多没决定好去哪家的顾客,冲着这个喊堂声就来到了海碗居。

  此外,在海碗居的座位的抱枕上、桌垫纸上也都突出了老北京话特色,比如“小二”、“念秧儿”、“练家子”等这样的北京话,让外地游客看到后,很感兴趣地去猜它们在普通话里到底是什么意思,并热切地向服务员询问。而北京顾客尤其是年老一点的顾客,看到这些话,又总是被勾起他们对往昔日子的回忆。

  21岁时的关跃没有选择“啃老”,而是接过了父亲手里的海碗居,从服务员做起;十几年过后关跃也没有选择吃“老本”,在很多餐厅面对装修老化、品牌需要升级的困境时,他积极地转型拥抱市场,哪怕是也许会背负着“败家子”的名声。他身上的这种劲儿,也许就是所有餐饮人自力更生的普遍写真状态吧。(来源:职业餐饮网 文/王春玲)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