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互联网+”推动零售业创新(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3-09 10:29:00

  专家认为,在2016年,更多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将会兴起,一些重视用户需求、以用户为主导的C2B商业模式发展会更快。其中一些C2B模式包括:聚合需求形式(预售、反向团购);邀约形式(逆向拍卖、客户出价);定制形式(用户定制个性化商品、服务)等。例如国内女性快时尚电商平台美丽说尝试服装定制生产模式,实现用户决策拉动C2B反向定制,通过用户点赞进行购买需求和决策的收集,再通过大数据预测销售趋势,实现反向定制。

  (三)消费逐渐向移动端渗透。

  2015年,消费者从PC端到移动端的网购方式的转变更加明显。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8725.4亿元,同比增长39.6%,网络购物交易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3%。其中,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4434.5亿元,同比增长133.5%,高于网络购物市场整体增长,成为网络购物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15年第二季度,移动购物交易额首次超过PC端交易额,在网络购物整体市场中占比达50.8%,成为消费者网购的主要渠道。贝恩发布报告称,2015年中国移动电商占中国线上零售市场交易额约55%,2016年及以后会持续提升,预计此比例在2020年将达到70%。2015年“双十一”也体现出消费者从PC端到移动端的网购方式,阿里巴巴发布天猫“双十一”交易额达912.17亿元,其中移动销售额超过620亿元,占总销售额的68.7%,在天猫及淘宝的移动买家数量达9500万人。移动设备的普及提升了网络消费的便捷性,利用消费者的碎片购物时间,为中国内需消费带来更大的释放。专家认为,这一转变在2016年将会继续加强。

  (四)农村电子商务加速发展。

  我国农村地区流通系统比之城市相对落后,城乡流通业设施、流通效率、消费水平差距客观存在。互联网的普及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购物的便利。2015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力推农村电商,争取在2020年实现约5万个未通宽带行政村通宽带、3000多万农村家庭宽带升级,使宽带覆盖98%的行政村,并逐步实现无线宽带覆盖,预计总投入超过1400亿元。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9%,规模达1.86亿,较2014年底增加了800万人。农村网民的增加是全国新增网民的主力。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81.9%。手机上网由于成本较低,成为农村上网的主流设备。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7714万,年增长率高达40.6%;城镇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2.84亿,增幅16.9%,远低于农村网民,农村网民是网购市场增长潜力所在。

  2015年8月,商务部等19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从培育多元化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10项举措。2015年9月,农业部、发改委、商务部联手提出《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农村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生产基地加强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和质量追溯能力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11月公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预测,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将突破4600亿元,与城市网购规模间的差距持续缩小。

  各实体零售企业及电商龙头纷纷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苏宁集团积极与各地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促进各地农村电商项目落地生根。例如在县城开设苏宁易购直营店及电商服务中心,2015年达到1500家;苏宁还在乡镇开设苏宁易购加盟店,全年将拓展至12000家。同时,苏宁将吸收30000个村级代理员,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为当地农户提供更便捷服务。9月25日,苏宁集团与国务院扶贫办签署了全国电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与国务院扶贫办签署此次合作框架协议的首家社会企业。专家认为,当前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和配送服务体系还需加强,但众多龙头企业如阿里、京东、腾讯等积极参与农村电商建设,推出针对农村地区的农业电商和农村金融服务,将为促进农村电商带来积极的作用。

  总之,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结合,将为市场营销带来更多机会。专家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中,零售商在考虑企业变革的同时不应随波逐流,丧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要增强主体意识和主动性。无论如何,零售的本质还是借助信息和技术的发展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中获益。把消费者作为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以他们的需求为中心,获得他们的认可,都是企业的首要考虑。也许未来的零售商不再刻意强调线上或是线下用户,不论线上还是线下,消费需求都将得到更好的满足,只是实现消费的最终渠道不一样,其走势是更加融合、复合。零售商应更着意为消费者留下一个更好的消费体验和购物记忆,并以此达到最佳的销售成果。(作者:林诗慧 李晓怡)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