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案剖析>深度调查>

最大“剪刀差” 稳增长需加码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9-12 10:00:01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略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9%,时隔12个月后再次重返“2时代”。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1.8%;食品价格上涨3.7%,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价格上涨2.2%。1-8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4%。

  菜肉推动CPI分化上涨,通胀并不明显

  8月的CPI超预期上涨到2%,主要由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3.7%,影响CPI上涨约1.23个百分点,其中,鲜菜、猪肉比分别上涨19.6%和15.9%,分别对CPI上涨贡献0.46及0.59个百分点;而非食品价格8月上涨1.1%,环比下降0.1%。由于猪肉的上涨逻辑是供给不足导致,菜价上涨则源于恶劣天气影响到鲜菜的生产和运输,实际的消费需求并未大幅增加。因此,目前通胀压力仍然较小,风险暂时不大。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无论从同比还是环比看,猪肉价格都是8月CPI涨幅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8月猪肉价格连续第四个月恢复性上涨,环比涨幅为7.7%,影响CPI环比上涨0.25个百分点;同比上涨19.6%,与同比上涨15.9%的鲜菜价格合计影响同比CPI上涨1.05个百分点。此外,8月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涨幅与上月相同,家庭服务、烟草、学前教育、公共汽车票和理发等价格涨幅仍然较高,分别为7.4%、6.8%、5.6%、5.3%和5.2%。

  民族证券预测,短期物价或将高位运行。原因有三:一是低基数效应,去年9月开始CPI步入“1.0时代”。二是猪周期因素,去年9月后猪肉价格急速下跌,今年因生猪供给紧张后续月份猪价上涨压力犹存,而CPI同比变动与猪肉价格同比变动高度相关。三是人民币贬值,增加了进口商品成本。

  据市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9月份,随着大中院校陆续开学及中秋、国庆节假期的临近,我市“菜篮子”商品需求量将明显增加,预计价格将呈规律性小幅上涨。为此,市商务局将加强市场运行监控,加大节日市场调控力度,督导各保供企业积极组织货源,并将于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安排“菜篮子”储备商品投放,确保我市市场品种丰富、数量充足,满足广大市民消费需求。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9%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7.7%,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5.8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20.9%,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11.1%,加工工业价格下降4.9%。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0.3%,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1%,衣着价格上涨0.6%,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1.1%,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8%。

  据测算,在8月份-5.9%的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1.8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4.1个百分点。

  从价格跌幅较大的行业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7.9%、24.3%、18.8%和15.6%,主要集中在资源能源型行业,反映出当前经济结构正在转型,去产能过程持续推进。

  结合国际大宗商品走低的情况,显示此轮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是PPI下跌的主因。工业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环节,PPI的下跌预示工业整体的低迷未见好转,由于跌幅还在扩大,未能企稳,工业企业的利润还将压缩,预计今年内探底过程仍将继续。

  交行报告称,PPI降幅扩大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输入性通缩压力加大;二是在工业领域去产能持续的同时,经济结构转型对第二产业的依赖性减弱,导致工业领域需求疲弱。

  从两项指标来看,整体下行压力较大,政策托底的效果还需一定时间来释放,因此,货币、财政政策的双重刺激有望持续。目前,财政已经在加大支出力度,未来的基建投资或能短期刺激经济;而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的预期仍在,考虑到人民币长期贬值趋势、美国加息窗口临近,资本外流风险扩大,未来降准可能性更大。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