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案剖析>深度调查>

商业银行存贷比红线取消将带来哪些影响?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31 17:01:17
  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修改商业银行法的决定,意味着自今年10月1日起,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超75%的监管“红线”将被正式取消。

  8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首次审议了《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拟删除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变为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表决通过,已实施20年之久的75%存贷比指标将正式取消。

  银监会表示,接下来将及时修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将存贷比明确为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并对存贷比提出监测要求,核心是充分尊重各家银行不同的业务结构,有针对性地分析存贷比指标,而不再像作为监管指标时“一刀切”。

  值得注意的是,删除存贷比75%的法律规定并不会在短期内造成信贷供给大幅上升。监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平均存贷比一直低于75%的监管上限10个百分点左右。删去存贷比75%限制会释放出一定的放贷空间,但不会在短期内造成银行体系信贷供给的大幅上升。在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信贷增速还受企业投资意愿下降、融资需求疲软,以及银行风险偏好降低等因素影响。此外,银行的信贷投放还受到合意贷款规模等指标限制。

  “取消存贷比监管,消除了存款对银行资产扩张的约束。”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首先,促进银行负债多元化发展,减少银行揽存竞争,为最后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提供了缓冲;其次,有利于减轻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对银行的冲击;再次,将明显释放银行放贷潜力,提升银行整体收益率水平。

  在潘向东看来,存贷比取消促进银行信贷发放的作用,使得货币乘数进一步放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高。同样的货币供给需要更少的基础货币,有助于适应新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

  此外,潘向东认为,存贷比取消、银行负债端多元化需求的增加,还将促进各类金融及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包括债券市场、证券市场、货币市场等,这些都有助于盘活存量资金,完善利率曲线,提高政策利率传导的有效性。

  另外,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坦言,存贷比监管指标取消后有利于提升我国银行业放贷能力,但面对当前银行业的资金来源和资产形态多元化,未来如何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将是重大挑战。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