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案剖析>深度调查>

揭秘上市公司“举牌潮”背后玄机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23 19:42:21
  “举牌”收购一般是指投资人在证券市场的二级市场上收购的流通股份超过该股票总股本的5%或者是5%的整倍数时,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必须马上通知该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的报刊上进行公告,并且履行有关法律规定的义务。

  “举牌潮”正成为A股市场的一个新热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8日,有43家上市公司被举牌。另外,举牌热持续,产业资本、险资以及超级散户等都纷纷加入举牌大军。如中科招商连续举牌了12家公司;刘益谦旗下的国华人寿抄底了新世界(600628,股吧)、东湖高新(600133,股吧)、华鑫股份等6家公司;前海人寿则将目光投向了万科A、南玻A、中炬高新(600872,股吧)和韶能股份(000601,股吧);崔军半年内五次举牌新华百货(600785,股吧)。事实上,这种举牌几乎每天都有发生,已经成为当前A股市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而上市公司“举牌潮”背后有何玄机呢?上海巨潮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公明表示,举牌潮的背后是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争夺。经过前期的深度调整,不少公司股价处于低位,特别是那些小市值、股权分散的个股,成为各路资本竞相布局的对象。

  赵公明认为,与以往类似,那些市值小、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最可能被举牌。而近期的股价调整,使得部分公司市值缩水严重。近期IPO停发,也使得具备“壳资源”属性的上市公司再度引发关注。以威尔泰为例,被举牌之前,股价一度跌至11.33元/股,总市值跌至16亿元。通过举牌,盛稷股权可以灵活选择战略投资或财务投资,可谓进退自如。

  另有评论人士安宁认为,此次“举牌潮”的兴起,一方面是在证监会逐步放宽对上市公司收购和重组的行政审批之后,以上市公司为主力军掀起了一轮产业并购浪潮;另一方面是A股市场经过本轮调整后,部分个股的投资潜力、新价值、新机会开始显现,给予这些收购方以最好的二级市场买入时机。此外,证监会又给加了一些“油”,之前为了稳定市场出台了相关措施鼓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大股东、董监高等增持上市公司股份。

  据公开资料显示,除了万科这类大蓝筹公司之外,多数被举牌的上市公司或多或少存在相关的特点,一是市值规模较小,存在较强并购重组预期;二是股权相对分散,容易通过持高股权比例触及举牌线;三是公司股价从前期高位跌落,已经跌去40%以上,部分存在破净可能;四是公司行业仍属计算机等新兴行业,增长潜力仍符合市场预期等。

  可以看出,很多举牌的资本是想通过产业整合提升上市公司的价值,从而达到最大收益,而被举牌的上市公司则希望通过新资本的注入,提升产业的发展空间。双方的整体目标是一致的。

  私募人士分析称,此轮举牌潮中,各方资本举牌力度空前、手法彪悍且切入时点节奏掌握精确,其资本运作能力可见一斑。从举牌意图看,除了财务投资获利之外,低价增持获得话语权、收购整合谋取战略布局利益以及押注公司重组预期等多种可能性也引发市场多方猜测。与此同时,大资金动作频频同时也暗示目前市场底部企稳,举牌潮或有利于稳定市场。

  面对上市公司“举牌潮”分析机构还建议投资者把握事件驱动带来的机会。券商研究称,举牌公告日后二级市场超额收益明显,强烈建议投资者关注产业资本举牌这一事件驱动投资。7月至今的被举牌的上市公司表现十分突出,几乎所有被举牌公司公告日后5日和10日的绝对和相对收益为正,其中7月被举牌的公司5日后绝对和相对收益平均值分别为25%和21%,10日后绝对和相对收益平均值为31%和27%。

  但是有专家称,对于散户而言,不宜简单通过被举牌来判断个股的投资价值,要警惕此时震荡行情的风险。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