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全渠道服务工具
阿里零售事业转型中,走向线下成为今年一枚重要的棋子,因此阿里巴巴提出“会员通、商品通、服务通”,在此过程中,对于商家而言,顾客运营和老客维系成为关键。
2016年开始,商家事业部将推出商品通工具,通过这套系统,线下门店可以成为发货点,面对门店线下缺货或缺码时,能借助商品二维码实现线上下单,调配和快递上门的服务。
商品通的工具则会把商家线下库存和线上融合,而线上订单体系也会由系统分配到线下门店。在张阔眼里,解决商品通对于整个商业的效率都有很大的提升,而商家的物流成本也会大幅下降。
而在2015年,宝洁和天猫尝试了会员通合作,宝洁原本有千万会员的Living Artist会员体系和天猫平台打通,原为Living Artist会员在天猫旗舰店上输入手机号,就能和线下会员权益打通,在双十一前后,大量宝洁新老会员在天猫完成了绑卡,而且复购率和购买客单价都高于非绑卡消费者。
张阔介绍,宝洁自有CRM库和手淘的数据打通,从策划到上线只用了3周时间,进入会员通体系的商家,除了让消费者享受和线下一致的会员权益,将来还可以获得阿里巴巴权益体系中的流量、电影票、充值、优酷会员等,作为商家可以利用这些阿里体系资源去运营顾客。
除了通过手机打通会员体系以外,阿里巴巴也将利用二维码技术帮助食品等快速消费品商家,建立和打通线上线下会员体系。
化妆品拥有线下专柜不同,食品品牌的线下渠道基本是小卖铺、超市货架或者自动贩卖机,它们和消费者之间直接接触非常困难,品牌商只能获得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的一些信息。
在2015年,王老吉和天猫合作推出“一罐一码”的包装,通过营销手段引导消费者扫码,和淘宝账号绑定,消费者可以接收到优惠通知、视频分享和私人健康等资讯,同时,王老吉则可以触达消费者,建立最直接的会员体系。
通过互动或者溯源等手段,引导消费者扫码后,和淘宝账号绑定,消费者就成为线上旗舰店的会员,在阿里零售体系内能够不断接触消费者,刺激消费。
张阔认为,当电商占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15%,类似服饰品牌商的电商专供款会慢慢消退,线上线下的同款成为大趋势,而扫码接下来还能解决商家的库存流通。
当面对家装、汽车和大家电这类高客单价,服务需求强的类目,商家事业部希望通过一些工具,将商家线下最后一公里服务标准化。
张阔表示,按约上门和服务的每一步骤等整套服务流程的所有信息,都会回到系统平台,平台可以看到服务的情况,而需要配套改变的是线上交易流程,原本一口价的支付形式会根据具体需求,调整为分阶段付款,另外提供电子凭证、店掌柜这些对商家和消费者有价值的工具。
例如家具厂商可以决定和设计下单,预约测量,交付设计稿,预约安装和上门安装等几个付款阶段,以及支付金额的比例等,然后下发到门店。
他认为,针对商品通、会员通和服务通,阿里巴巴会向参与的商家提供框架、数据,品牌商可以在千牛端根据实际需求做二次开发,再分发到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商家对于工具使用认为过于复杂和不知所措的情况,可能得到一定改善。张阔表示,2016年会将商家分层细化,根据商家的发展水平提供相应能力的工具。(文 / 天下网商 陆文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