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ampad 17岁时,尽管有着阅读障碍,他依然在学校了表现优异。因此他的父亲给了他一笔现金作为奖励。这成为了他在1943年建立宜家的资本。不过Kampad在开始时只是出售一些相框之类的小型家居用品。
瑞典商业巨头Ingvar Kamprad (英格瓦·坎普拉德)作为IKEA(宜家)的掌舵者已经超过70年了,在他的领导下,IKEA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家具零售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
个人总资产高达481亿美元的Kamprad现在是世界上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中最富有的人之一。
尽管Kamprad富可敌国,但是他依然是个单纯而且勇于创新的人。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美国网站Business Insider收集整理的Kamprad简史,看看他是如何从一个向邻居出售小饰品的孩子,蜕变成全球家具界的革命者,建立起一家年销售额近300亿欧元的巨无霸私人企业的。
Kamprad于1926年出生于瑞典南部。他年仅5岁时开始出售火柴挣钱,在10岁时候便自行车在居住的街区附近售卖各种圣诞装饰品,鱼和铅笔。
(Kamprad的家乡)
Kamprad的德国籍祖母是一位希特勒的狂热追随者。受到她的影响,Kamprad在青年时期参加了了一项纳粹青年运动。这件事被他称为“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并让他一直耿耿于怀,甚至在后来写信请求他的员工们的宽恕。
在Kampad 17岁时,尽管有着阅读障碍,他依然在学校了表现优异。因此他的父亲给了他一笔现金作为奖励。这成为了他在1943年建立宜家的资本。不过Kampad在开始时只是出售一些相框之类的小型家居用品。直到五年之后他才开始进军家具行业。
(上图:Kamprad 家乡的第一座宜家商场)
公司的名字 IKEA 是由他本人名字的首字母缩写,加上他所出生的农场 Elmtaryd 以及最近的村庄 Agunnaryd 的首字母组成的。
在 1956 年,Kamprad 革命性地将 “ 平板包装 ” 的概念引入了家具产业。时至今日宜家已经成为了这个概念的代名词。 平板包装允许消费者购买零部件状态的家具然后自行组装,以此减少开销。
畅销作家 Malcolm Gladwell 认为,Kamprad 是个少见的人才,他同时具有着认真尽责,思路开阔和争强好胜等多种特点。这些不同的特质配合在一起让他在整个工作生涯中始终保持着无畏的创新精神。
本着这种精神,Kamprad 力排众议将宜家的总部从瑞典搬到了丹麦的哥本哈根( Copenhagen ),以避开对他的公司越来越不利的税务负担。他同时也随着家庭一起搬去了瑞士,作为对瑞典日益增高的税收的抗议。但是 IKEA 总部目前已经搬至荷兰,而 Kamprad 也从那时起回到了瑞典。
Kamprad 以一种相对复杂的公司结构进行经营。这种结构包括三个不同的部门,分别负责慈善,零售和特许营销。宜家集团属于负责慈善的部门Stichting INGKA 基金会旗下。而一切来自于该基金会的资金,只能用于两种途径,对宜家进行再投资以发展企业,或是用于慈善募捐。
Kamprad 有一位领养的女儿和三个亲生的儿子。他的三个儿子,Peter, Jonas 与 Mathias 对 IKEA 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他们在公司的总体构想和长远规划上起了带头作用。 2013 年,在 Kamprad 离职之后,他最年轻的儿子 Mathias 接替他成为了 Inter IKEA holding SA 的董事长,是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和运营者。
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人都在猜测Kamprad和他家族的总资产究竟有多少。Kamprad的律师认为由于Stichiting INGKA 基金会的资金只能用于慈善和宜家的运营,所以并不能算作Kamprad的个人资产。而根据Wealth-X的估计Kamprad的总资产大约在481亿美元。
关于将公司上市一事,“我认为股票市场对于宜家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Kamprad说:“只有长远的规划才能保证我们公司持续的增长,而我并不想让宜家变得依赖于金融机构。”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本关于IKEA传记的书籍出版了。在1976年出版的《A testament of a Furniture Dealer》一书中,Kamprad阐述了他对于自己公司的理想和观念,这本书现在已经成了宜家的宣言。而之后在90年代末,他又与瑞典记者合作完成了《Leading by design:the IKEA story》,记录了他是如何在生活和宜家的运营两方面中保持自己朴素的风格的。
与同辈人相比,Kamprad以异常节俭著称。有报道称他在出行时通常会选择经济舱,并住在价格相对低廉的旅店中。而他的一辆沃尔沃则更是陪伴了他超过20年。
到今天宜家已经在全球47个国家有超过370家门店。根据Wealth-X的调查,在Kamprad将IKEA转交给基金会运营之前,他从未借过钱,也没有发行过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