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案剖析>深度调查>

看P2P在央行保护下健康成长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25 17:42:51
  P2P行业对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盼望已久,全国有超过2000家P2P平台在运营,相比之下NFCS系统接入的P2P机构数量仍然不够,这造成征信报告的可靠性仍有较大欠缺。

  对于国内的网贷平台而言,可能已经没有什么比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更为急迫的事情了。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网贷行业中超过7成以上的借款主体,实际上都是中小微企业的法人或者股东,融资的用途也都是用于企业发展或者经营中的短期借款。对于平台来讲,这部分借款人的业务不可能不做,因为那意味着平台对于潜在市场的主动放弃。但真的要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P2P使得陌生人之间通过平台可以直接形成借贷关系。而征信则使得每个人都有了基本的信用分数,对于P2P平台投资人而言,征信让陌生借款人有了信用判断依据,这是网贷行业存续之根本。

  作为舶来品的P2P,理想状态下,应当能够像LendingClub一样,达到完全在线方式的获客、信审、放贷、催收。尤其在小额无抵押信用贷款方面可以有很大的作为空间。在P2P行业,无抵押信用贷款才是真正发展的未来,抵押贷款受制于抵押物的额度,总会有数量天花板,但在信用贷款方面,则完全不受限制,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

  P2P如何提高征信能力?

  P2P公司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类型,本质上也需要利用平台或者其他渠道的互联网数据进行数据征信分析。P2P,简称人人贷,就是陌生人之间的网上借贷,在不相识的人之间开展借贷业务,投资者就需要借助对借款人的数据分析来完成信用评估。目前国内的P2P公司还没有达到完全的网上数据征信,一方面是数据库不完善,各个平台之间数据库相对封闭,另一方面是中国的社会信用体制还不完善,存在很大程度上的道德冒险。

  就外部而言,p2p是否有可能引入外部的征信机构,或者是相关的业务保险机构呢,在自身平台缺乏完善可靠的信用征信机制的情况下,通过引入第三方参与方来进行征信链条的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平台的征信能力和违约情况的损失。

  央行征信中心接入P2P平台已超400家

  截至2014年12月末,共接入网贷机构370家,收录客户52.4万人。而上海资信征信业务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接入NFCS系统的网贷平台以每月几十家的速度在增长,截至2015年1月末,接入的网贷平台已经超过400家,未来可能有收费计划。

  P2P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更具迫切性

  7月18日,由十部委共同起草的中国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落地,P2P机构成为受国家监管的正规军。目前,P2P机构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最大的障碍是国务院《征信业监管条例》中规定,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必须从“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接收,而目前监管层希望将P2P的定位限制于信息中介机构。但P2P企业在“信贷业务”中的真实参与度以及对风控方面的需求,让行业对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呼声都很高。

  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代表所有通过P2P机构贷款的客户数据都可以直接上传央行征信报告。一旦上传征信报告,借款人违约信息对个人信用以及后续享受金融服务影响重大,能对借款人起到震慑督促作用,对P2P行业风控至关重要。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