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富豪故事>

印尼力宝集团主席李文正:如何成就华人“钱王”(6)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7-27 13:31:34

  出去为了回来

  李文正生于印尼爪哇,5个月大时,被父母带回老家福建莆田新店村,探望生病的祖父。不久,祖父病逝,李文正与母亲留下来陪了祖母6年。

  他记得祖母带他去一座寺庙,意味深长地说了句,“孩子,出去是为了回来。”

  1984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北京会晤,谈判香港回归问题,很多港人自危前途,纷纷抛售产业移民北美。李文正看准商机,人退我进,成功收购香港华人银行。两年后,这家银行总资产从6亿增加到40亿港币,而李文正收购时出资仅3亿港币。

  香港是力宝全球化的重要一站。从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开始,李文正便认定,中国必将崛起,连同东亚与东南亚经济复兴,太平洋将取代大西洋,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但此次香港收购是成是败,李文正并无十足把握,他担心香港政治动荡。为此,他要找一匹“红马”。经人引荐,他与华润集团前董事长朱友兰结识,朱友兰同意参股华人银行50%股份,从而使得这家银行成了“粉红色”的中国企业。

  这是李文正衣锦之后首次尝试北望家族故国。

  1986年,印尼与中国关系缓和,接洽商议两国直接通商,而银行之间的通汇议题成为关键。这一年,李文正以中亚银行董事总经理身份来到北京,与中国银行行长签署《通汇协议》。

  到京第二天,李文正受邀到人民大会堂赴宴,向他发出邀请的是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上将。席间,被问及对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看法,李文正一连说了5个“扭曲”:物资价值与物资价格扭曲;物资价格与劳动力价值扭曲;脑力劳动价值和体力劳动价值扭曲;人民币价值与人民币价格扭曲。最重的一点是,法律与人性的背离。

  李文正回忆,叶飞听后突然神情严肃。他后悔失言,提心吊胆一夜未能安眠。次日清晨,叶飞助理上门邀请见面,李文正不知去往何处,又无法推辞,只能跟着上车。一路上他都在担心自己是不是要被直接送去公安局,没想到,他被带到了北京大学。见了一群戴眼镜学者模样的人,李文正放下悬着的心,将5个扭曲又讲了一遍。

  北京之行后,1990年,李文正终于回到莆田老家。这一次,他联合多家公司,在福建建立湄洲湾发电厂。“那个时候陈光毅(时任福建省委书记)、贾庆林(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他们说要在莆田搞一个工业区。”李文正说,“要有水和电,否则没法做。所以我要搞一个发电厂,投资22亿美元,(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推动把它做成,这是回馈。”

  1980年,李文正身在香港,莆田一中校长林文豪找到他,谈及建设莆田,李文正提议先建莆田大学。他发动捐助,捐建20栋大楼,自己也认捐了一栋,莆田学院宣告成立。2000年前后,李文正又到北京,拜会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成功推动莆田学院升级为本科大学。

  李文正在大陆最近的一次慈善活动在北京举行。4月22日,清华大学举行“李文正图书馆”落成典礼,这天,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文正自传》也正式发布。第二天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李文正从老子哲学谈到纳米技术和数码科技,他已87岁,仍不愿落后于时代。商业上,他善于破旧立新,敢于冒险。慈善上,他关心教育,表现却很传统谨慎,大多是为学校捐建大楼。除了莆田学院和清华大学,他也曾为母校东南大学(前身为“国立中央大学”)捐建两栋大楼。

  爱国华侨陈嘉庚曾对祖国倾力相助,东南亚很多华人都是陈嘉庚所捐建的厦门大学的校友,李文正也想有所表达。他思考过厦门的地理位置和未来发展后,为厦门大学捐助了一栋“李文正医学院教学大楼”,并引入师资。自此,厦门大学医学院宣告成立。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