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案剖析>深度调查>

“流量不清零”难兑现 到底难在哪儿?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9-17 17:17:15
  我不知道你没有这样的一个思考,当每个月流量不够用的时候,我们要花钱精打细算那些个加油包,可是当我们一个月的流量还没用完的时候,甚至还有很多的时候,我们却心疼的说,我一会儿看个视频来消耗一下剩余的流量,可是,我们有没有质问过运营商,这重模式对我们来说是不合理的,既然不够用再添要花钱,那为什么用不完不能留在下一个月呢?面对“流量清零”这样霸王条款,用户抱怨了许久,但移动联通电信依然我行我素,让人非常失望。

  流量不清零这是一件合乎情理的要求

  手机等套餐流量不清零,这已经是消费者呼吁了数年的事情了。即便是从今年5月13日,李克强总理“喊话”鼓励电信企业“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算起,迄今也已过去4个多月了。

  为什么不清零执行如此之难?从表面上看,“流量不清零”难在运营商没有积极性与动力。但深层分析,流量清零的根本,无疑又在通信市场的竞争性不足,存在“只此三家,别无分店”问题。这必然导致在有利于运营商的事情上会出现垄断显威,而在有利于消费者的事情上则无人响应。

  对此,一方面,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有必要对“流量清零”之类的霸王条款、暴利服务等,进行有力监督与管理,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采用行政监督、督促甚至命令的方式,要求运营商合理与合法经营。另一方面,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我们更有必要致力于打破垄断,允许更多的企业和单位参与通信运营与竞争,用市场化的手段,迫使运营商将眼光放长远,正视消费者的呼吁,做进一步的自我提升。

  中国移动、联通得到的说法也是模棱两可,即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600050,股吧)现在均未推出类似“流量不清零”的产品。中国联通(600050,股吧)仅有一款“半年包”支持流量不清零,但限于在6个月内使用完。

  中国电信

  今年6月份,中电信在广东、山东和新疆三个地方开展剩余套餐流量可结转到下月继续使用,结转的剩余流量可以转增给好友的业务试点。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不是单个省份自己主动推出的活动,而是以中国电信综合平台开发运营中心作为中国电信的代表进行的业务尝试的新举动。不清零和转增活动的开展,主要围绕中国电信综合平台的流量创新平台型产品——流量宝来开展。

  中国移动

  今年5.17电信日前夕,中移动称将陆续推出八项举措,推动流量资费不断下降,促进流量转赠、不清零等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其中第八条为是“推出流量共享、流量不清零、流量交易等创新服务。”

  中移动称,自2014年以来,相继推出流量共享、月度流量不清零等多项创新服务举措,用户可将套餐内未使用完的剩余流量,分享给其他4人使用,并可享受流量季度包、半年包、年包等灵活周期的套餐服务。

  中移动已在广东、云南等省试点推出客户套餐内剩余流量转赠他人服务,并针对流量、话音、短信使用不均衡的情况,在广东试点推出“话音、短信按流量兑换”服务。

  自年初李克强总理多次敦促“提网速,降网费”后,今年七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就在公开场合表示,正在推动运营商在各省陆续下调资费,计划10月底前完成全国范围调整。他同时透露,“推动企业推出面向所有用户能够普惠的当月套餐数据业务流量不清零的工作”。这被外界视为,手机“流量不清零”套餐落地。

  电信专家付亮认为,电信运营商推的“流量包”仍有时间限制,被设定在3个月、半年或1年内有效,部分流量包还有闲忙时限制,闲时流量不一定用得上,没有用完的流量还是浪费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不清零,因此,用户和消协并不答应,坚持认为每月套餐内流量到期不能清零,应可以继续使用。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中国不是危机源而是动力源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