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细分餐饮市场究竟如何掘金?3层逻辑布局
综上所述,个性、体验好、有趣、互动、劲爆,是新生代群体信息接触的习惯,也是互联网信息制造的习惯。
这些特征对应到餐饮机构、餐厅则是一个鲜活的、年轻的、创新的、热情的的形象。以宴遇为例,整个餐厅的布置、器具的选用、餐盘的设计、果盘、以试管装置的彩色饮料、极具欣赏性的菜品…….
完全颠覆了传统只以口味论英雄的餐饮年代,将湘菜和铁板烧结合的57°湘,整个店内只有一道烤鱼产品的炉鱼,各种焖锅、烤肉类食品一时间遍布大街小巷。
大众的口味家庭饮食和传统餐饮中解放,整个餐饮市场百花齐放,各领风骚,特色细分餐饮被推向行业舞台。餐厅越来越注重人性主义,能从多个角度关心人们的需要,而不再是一味的埋头做菜。
特色细分餐饮成为当下的餐饮新趋势新出路,整个餐饮从原始平衡状态正踱步进入另一个新常态。在这个大众化平民化的消费期,消费结构从正三角结构过渡到倒三角结构——原来只服务于少数人的特色餐饮成为主流趋势,塔尖正向塔底过渡,体量不断丰富壮大。
每一个特色细分餐饮又有自己的小小生态结构,在这个老大吃肉、老二啃骨的年代,怎样才能成为特色细分餐饮的First one、Number one或Only one呢?否则就是NOone了。
首先,要有清晰的品牌定位。
消费心理是软性的事物,是可以被引导,这也是品牌之所以存在的价值。
你的餐饮到底服务于万千大众的那一部分?或者哪一环节?是吃腻了大鱼大肉后的素食主义?是同学聚会的圣地?是无聊打发时间的休闲?还是能够亲近社交的场所?等等不一而足。
做餐饮,总要有一个空白的领域占领用户随性的心智。
其次,餐厅要做好场景营销。
近些年,随着场景革命的提出,场景的重要性才首次系统的展示在大家眼前。品牌的定位、服务、产品、所有感情的象征都能浓缩到场景之中。
场景不再等同于装修,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的意思,从整体色调、内部互动设施、到每一份餐具、每一个器皿、每一个与用户接触的点都成为了可以出发品牌传递和消费的点。
近些年兴起来的各种烤肉、自助餐、铁板烧餐饮就是典型的例子。
太空舱炭烤鱼炉和火箭烤肉炉,将后厨搬到了台前,充分满足了当前人对餐饮互动、有趣、以及饮食偏好的取向。两款产品的可以直接在餐吧内直接烹制,就如同全聚德的透明操作间一样,极具观赏性。
同时,设备还可以直接模拟航天器的发射过程,烟雾、语音、升降等等。可以试想,消费者在这样的用餐环境中,一边观赏者前台的烹饪过程,一边等待出炉的美味,是一件非常有趣好玩的过程。
最后,与时俱进也要回归产品品质。
互联网的天生基因就是连接,纵观BAT,无论哪家做的都是连接活,从商业、社交、信息、终端等等,互联网的工具属性极强,所以餐饮机构在运用这类工具的同时应明白因果关系。
产品才是餐厅的本质,才是是否能最大化发挥工具价值的先天条件。民以食为天,作为几千来屹立不倒的产业的铁的规律就是好吃实惠。
近两年,随着行业竞争加剧,门店、人员成本节节攀升,餐饮行业整体萧索。然而,外婆家的营业额却还在以每年30%-40%的速度攀升,更是出现“店店排队、餐餐排队”的现象。
不可不说,外婆家是近些年来餐饮行业的一个传奇。西湖醉鱼,饕客们想必耳熟能详,算得上是杭帮菜中的代表菜品之一。为何偏爱外婆家?味道够正宗,更重要的是——实惠!
结语:特色细分将是餐饮在当下的趋势
餐饮行业洗牌加剧、经营成本增长、营销模式快速更迭、市场白热化竞争、移动互联网冲击,湘鄂情、俏江南等高端餐饮下探中低端市场不断受挫,餐饮业正在回归到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营养健康产品的本质上来。
第二次世界互联网大会已经闭幕,互联网给大众生活带来的改变不言而喻。如何在这个时代下做好餐饮,特色细分是整个当下商业环境的趋势出路。
如何做特色餐饮?品牌的细分定位和场景匹配可以形成先发之势,而卖产品自然也就离不开产品本身的竞争力。
互联网使众生皆平等的价值普及成为现实,餐饮的刚需属性也在逐渐完善,人性和服务会是特色餐饮的重要组成。(微信公众号:餐饮O2O 石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