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宋仲基同款 “四道杠”开衫,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以一贯的潮味十足,站上中欧餐+创新营第五模块课程的讲台。
知道大家的关心点在哪儿,他开头就“自曝”:“我们定位准不是规划出来的,是瞎撞撞出来的。”
台下一阵笑声和掌声。
这位中餐品牌第一阵营里的快时尚领军人物、业内著名的性格大叔,毫不避讳谈外婆家所面临的“成长的烦恼”:“跟人一样,18岁是个分界点”——过去18年,外婆家是“草根式”生长期;下一个18年,要进入系统化的“建设期”。
“2016年是中国餐饮的分水线。”Uncle吴说。站在分界点上,来听听他对自己、对未来的思考。
1、18年“痒”什么?
“前18年就是草根系,什么都不是”
从1998年开店至今,外婆家已走过18个年头。从一间街头小吃店,变成全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快时尚中餐连锁。
▲Uncle吴在中欧餐+创新营课堂上
为什么外婆家似乎总能得风气之先,每一步都踩在点上?Uncle吴说,他们内部在总结这18年的“好东西”时,只有三点:第一,定位比较准确,当时整个市场还没有反应过来。第二,组织还行,团队很勤奋。第三,大的环境发展抓住了机会。
“但仔细去想,我们定位准确不是我们归纳出来的,是瞎撞出来的。” Uncle吴笑言,无论当年停薪留职开出第一家店,还是外拓第一站开到嘉兴,以及后来进京,都是因缘际会的结果。
“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当时我们外婆家有一句话,‘不用回家忙烧饭,外婆帮你做饭菜’。把在家里面烧饭的人解放出来了,我们前面18年解决了这个问题。”
“1998年-2016年,我觉得外婆家就是草根系,什么都不是。”
“其实我早就担忧了。为什么担忧?我们做的行当,像外贸企业一样就是劳动密集型,靠劳动、靠人工。”
2、为什么尝试这么多?
“我在找一条路”
在餐饮行业,外婆家算得上最积极的创新者、实验家、弄潮儿。
▲杭儿风
▲蟹小宝
就在前不久,Uncle吴在杭州嘉里中心一口气又开出了3个新品牌:杭儿风,蟹小宝,以及 “猪爸”(拍下了丁磊那头著名的“网易猪”)。算上此前的炉鱼、蒸年青等副牌,外婆家旗下餐饮品牌目前有14个之多。
Uncle吴说,他在尝试两条线。一条线是工具类,比如去年做蒸年青,想通过蒸菜类,工具类有一条发展。另一条线,包装类,他也思考好了,一定会尝试。
“尝试那么多东西干嘛?其实我在找一条路。”
为什么要找路呢?Uncle吴说,人的问题阻碍了中餐的发展。“我觉得像星巴克和味千这种都是真正的企业,它是靠模式赚钱,不是靠人工赚钱。”靠模式的才是真正的企业,才能走得远。
当然,不管做哪一种模式,一定离不开人。
“牵扯到人的问题,一定牵扯到组织问题。组织问题是每个企业最重要的问题,这里面牵扯到你的使命。”
Uncle吴说,他们现在就碰到这样的问题。一个人,打仗的时候没问题,但时间久了,可能会有组织架构上的问题。以钱为驱动的人,在企业里面走不长。
“一定是为了理想、为了使命,这个组织才能走得长。”Uncle吴提了八个字:以家为荣、血脉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