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传奇商人、周大福掌门人、新世界发展名誉主席郑裕彤病逝,享年91岁;因投资大胆被称“鲨胆彤”
新世界集团主席郑裕彤。图/视觉中国
郑裕彤走了。香港地产界“四大天王”治下的商业版图,缺憾了一块重要边角。
9月30日傍晚,郑氏家族发出声明表示,郑裕彤9月29日晚因病安详辞世,享年91岁,临终前家人一直陪伴身边。
郑裕彤长子郑家纯接受外媒记者访问首次透露父亲早年脑出血、做了一个大手术,4年来卧病在床、一直昏迷,亦不能理会新世界业务。其实,早在4年前,郑裕彤宣布“隐退”时,就有媒体猜测他的身体问题可能有所加重,而后,亦相继有报道指郑裕彤曾多次因病情反复进出医院。郑裕彤好友、华人首富李嘉诚也曾经多次抽空到医院探病。
从一个学徒,到横扫珠宝、地产界,成为千亿超级富豪,郑裕彤的一生堪称一部港人商业成功范本。
大胆“吃螃蟹” “赢利之前先赢人心”
郑裕彤1925年出生于广东顺德,与小他三岁的好友李嘉诚一样出身贫寒。郑裕彤于初中辍学,15岁的时候,正值日军侵华,战火纷飞,父亲把他送到老朋友周至元在澳门所开的“周大福金铺”去当学徒。
郑裕彤虽然年纪小,却十分吃苦耐劳,人又聪明好学,这让周至元十分满意,其实郑家和周家早已指腹为婚,而获得了准岳父的认可与支持后,郑裕彤终于在1943年与周至元之女周翠英结婚。
1946年,21岁的郑裕彤受岳丈委派去香港开设分行,不久,香港周大福压过澳门的总行,香港遂成为周大福的大本营。在周至元去世后,大部分股份转给了郑裕彤。郑裕彤在1956年继承了周大福。
接管周大福之后,郑裕彤并没有满足于乐享岳家的成就,而是对当时的周大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首先把眼光放在了产品端,当时香港金铺的黄金成色都是99%,即九九金,为了在竞争中取胜,郑裕彤决定首创推出四条九(即含金量99.99%)足金。这一举措短时间之内给周大福带来了不小的账面亏损,但郑裕彤却力排众议继续推进下去,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眼光,不出一两年,周大福的名号响彻港岛,各家商场银楼争先抢购周大福铸造的金饰。
企业运营上,郑裕彤也是个乐于“吃螃蟹”的大胆创新者,1960年,郑裕彤突破传统金铺的营运模式,开始由单纯的黄金转向以钻石为首的珠宝首饰生意。1964年又在南非购入一间拥有De Beers钻石石坯牌照的公司,进口钻石到香港。2011年12月,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代码1929.HK,周大福终成为香港上市市值最大珠宝公司。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他甚至在六十年前就使出了当下企业家们惯用的“股权激励政策”来管理企业、留存人才:1960年,郑裕彤将周大福改革为香港金饰珠宝业最早的有限公司机构——“周大福有限公司”,并将部分股份派给优秀职员。同时,他还改叫“分行掌管”为“经理”;改“账房”为“财务人员”,一切都按现代化企业去管理和规范。
郑裕彤曾经总结出自己的“二十三字处世箴言”,分别是:守信用、重诺言、做事勤奋、处世谨慎、饮水思源、不见利忘义。而“赢利之前先赢人心”,是郑裕彤人生23字箴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最早实践的最彻底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