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富豪故事>

银泰集团沈国军:“利”字当头的生意做不成(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10-07 11:00:56

  现代商业环境

  我把现代商业环境分四个阶段跟大家做一个梳理,这四个阶段商业环境的改变,我们其实都是经历过的。

  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到1992年,现代商业30年里面出现的企业家比如柳传志、张瑞敏、鲁冠球等,都是在那个时期涌现的。对于中国经济三十年的发展,这是破局之年,改革开放是企业家涌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这些企业家分两类,一类商政企业家转型的,还有一个是改制,国有企业或者集体企业改制把它做大。

  第二个阶段是1992年到1997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以后,整个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这个在中国经济史上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时期。那个时候市场不能说是一个真正的市场,有一些混乱。举个例子,当年在海南,有人找我们要借贷三千万,购买10平方公里的土地。我当时比较年轻,30岁。我就拿着地图自己跑去看一下这块地,但是到了后,地是找不到了,全是海水。

  我问他们,地在哪里,他们说这块地在海边,涨潮了地就没有了,被潮水给淹了,退潮的时候才有这个地。实际上,就是没有这块地,全部是海水。当时因为这件事情,我断了人家的财路,但是当时的市场,尤其是特区,一些企业做生意就是这么乱。

  第三个阶段是1998年到2014年,这十几年国家企业的治理慢慢的逐步走向规范,这也是银泰高速发展的十几年。那个时期,中国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第四个阶段是2015年以后,(互联网时代)整个经济的形态、状况,包括现在企业家的群体状况,都得到巨大的改善。国家对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安排,与以前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新商业的诞生与演变

  前面三十年,一开始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从我们银泰这个企业的经营过程当中就能有所感受。以前都是一些非常传统的企业形态,到后面大约从1997、1998年开始,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就有大量的新商业形式出现和翻新。

  银泰在1998年在杭州开了第一家百货商场(银泰百货武林店),至今这个门店依然活着,一年光这个店的利润也有3亿左右,这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成果。

  我是学金融的,在银行工作很多年。我从来没有想过去卖衣服,从来没有想过去做零售。在刚刚创业的时候,我炒楼炒成了房东。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两个楼卖掉,就剩下了这个4万多平方米的商场。我找了太平洋百货、百盛、王府井,他们看完以后回去都说做不了。后来我也着急了,有这么复杂吗?自己干吧。在亚洲做零售的有台湾的、日本的、还有韩国的都做得很好,后来想来想去觉得台湾人可能更加适合我们中国的消费者,于是我就去了台湾,从那边挖了一个团队。当时在行业里面,我们的薪金是最高的,比别的企业的薪酬高了四到五倍,还做好了奖励。

  为什么我说叫与众不同的银泰商业,1998年在当时的中国零售业,我们所有东西都要新的,包括广告、印刷的字体、图案、色彩以及规划、服务员的工装、标识等所有的东西都要跟人家不一样。因此,第一年我们就赚钱了,第一年就做了4亿8千多万,2007年在香港上市。从炒房炒成房东,到无心插柳做成了零售企业的经历挺有意思的,我觉得我们做了一些很多相对比较超前的思考。

  2009年的中国零售业,尤其是百货业态欣欣向荣,开一家挣一家。那个时期的经济高速发展,消费提升特别快,在哪里开百货公司都能赚钱。当时我把银泰商业集团的七个副总高管叫到乌镇开会,当时我是董事长,一般具体业务我不会管,也不会去说他们什么,但是在那次会议上,我是一点面子都没有给他们,最后拍了桌子。开了两天会议,前面争论了一天,我跟我们团队的意见基本上相左。当时我们已经有20多家百货店了,我当时坚持不能再开了,要求他们转型做购物中心,就是做体验式的shopping mall。(大家认为)生意很好,为什么不继续开?这个你们也要思考。

  一个行业生意很好的时候、很多人开的时候,你就要谨慎,还要开那么多吗?中国人学东西特别快,什么东西都是全球第一,钢铁,水泥、汽车……所有的产能都是全球第一。最后在2009年的时候我们就定了这个原则,银泰就不再开百货店了,现在开的百货店都是2009年以前开的,之后开的全部是体验式的购物中心,到现在加起来有40多个,大部分都是我们自己建的,自己开发的,这几年还要继续变革创新。

  那么为什么后来阿里会投银泰?这个我也要跟大家说,不是因为马云是校长,我是校董,也不是我跟他认识十几年关系。商业行为就是商业行为,朋友是朋友,生意是生意,从生意的角度,我们双方的团队都是在做了认真的讨论和思考后才决定的。电子商务企业的落地以及新兴业态的创新和需求是有必要的。

  我们很早就用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同行里面最早的。2010年我们就开了银泰宝,我们自己有自己的会员体系,有自己的电子消费卡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创新的。后来我们又提出了一个非常大的设想,把整个供应链改了,把传统行业数字化。因为百货店有太多中间的供应链,有华东区的代理,浙江省的代理,杭州市的代理等等一层一层的,你要突破这些东西不是那么容易的。当时我们就做了决定,在做了这些决定以后,对电商企业还是非常有价值的。现在我们一个店里面大概有4万多个SKU的商品,你如果能把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哪怕有一半是数字化的都是可以直接去卖的,最近我们跟天猫的互动也做得非常好。我们做了很多创新的东西,两家公司走在一起合作也是有原因的,并不是很贸然的走在一起的。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富士康郭台铭:创业者得有点狼性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