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宝洁欧莱雅等8巨头高管如何看2015中国市场?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2-26 13:15:18

  2015年,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资生堂、花王、爱茉莉太平洋、拜尔斯道夫等外资企业旗下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现参差不齐,其高管对该年中国市场的看法也各有不同。

>>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藤原宪太郎(右)

  回顾过去的2015年,最能反映中国化妆品行业局势的,无外乎“零售寒冬”、“变”、“渠道变迁”和“行业大变局前夜”等关键词。

  那么,各大外资品牌高层又是如何评价自身品牌在2015年中国市场的表现的呢?

  宝洁CEO泰勒:中国市场表现令人无法接受

  2月19日,宝洁首席执行官大卫.泰勒(David Taylor)表示,宝洁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令人无法接受”,并指出宝洁所有产品类别都正呈现节节败退之态。

  此外,泰勒在2月18日召开的一次消费者包装产品行业大会上还表示,宝洁没能跟上中国收入水平上升的脚步,而中国对于宝洁来说,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据宝洁2015年10月—12月的财务报表显示,净销售额达169.15亿美元,较上一年同期的184.95亿美元减少8.5%。

  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Polman:我们的增长超过了中国自己的速度

  联合利华全球首席执行官Polman在业绩会上表示:“我们的增长超过了中国自己的速度,比刚刚揭晓的中国经济增长数字要高出不少,联合利华的市场份额同样也是‘ 健康’的。”

  据联合利华2015年财报数据显示,净利润为49.1亿欧元(约合352.64亿元人民币),低于去年同期的51.7亿欧元(约合371.31亿元人民币),全年基础销售增长4.1%,高于市场预期的3.9%——这与2015年其新兴市场高达7.1%的增速不无关系。这也标志着,联合利华的增长再次恢复到了个位数高段位的水准。

  欧莱雅副总裁兼中国区CEO贝瀚青:可持续发展是重要课题

  欧莱雅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CEO贝瀚青曾公开表示:“2015年的中国美妆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大的变化和趋势。一方面,消费群体日趋年轻化,且中产阶级升级为消费的主力军。另一方面,消费者更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直接的沟通,同时,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带动了三四线城市市场经济的增长。”

  他强调:“在2015年,中国的美妆市场竞争依然非常激烈,但欧莱雅一直以来都做了最充分的准备,应时而为,预测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策略,以抓住所有的增长机会,获得长期良好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欧莱雅集团的成功之道。”

  据欧莱雅集团2015年的财报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欧莱雅集团全年销售额为252.6亿欧元,销售同比增长12.1%,营业利润同比上涨12.8%至43.88亿欧元,营业利润率为17.3%。

  资生堂中国总经理藤原宪太郎:加强改革适应中国市场

  资生堂代表董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鱼谷雅彦曾表示,要大力提升中国代理商及专营店合作伙伴的返利机制,并承诺将给予店头最大促销力度支持。“2016年,我们承诺将在化妆品专营店的促销场次和品牌宣传上增加投入,会尽一切努力加强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接洽点。”

  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藤原宪太郎表示:“资生堂中国的改革是必须推进的事情,不会因为曾在中国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而停止,而会将之作为经验,加强沟通交流,继续推进营业体制的各方面改革来加强品牌力,以适应中国化妆品市场变化。”

  据资生堂2015年(4月1日—12月31日)财报显示,营业利润增长77.4%至376.6亿日元,净利润232.1亿日元,在华业务的销售占比约为17%左右,且在中国市场全年的收入持平。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