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刘永好:实业转型得靠自身硬 未来4成收入来自海外(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7-03-07 11:48:55

  新希望国际化加速

  1997年,新希望集团在越南开设了第一家饲料厂,此后多年一直在东南亚布局。但从2013年开始,新希望集团的海外扩张快速提速,并瞄准了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

  2013年新希望祭坛收购了澳大利亚大型牛肉加工商KPC,并将其养殖规模扩大到50万头;2015年7月集团旗下新希望乳业与Moxey家族、Perich集团及澳大利亚自由食品集团,合资成立澳大利亚鲜奶控股有限公司;同年在美国收购了知名谷物和能源贸易商蓝星公司20%的股份;2016年,则借助旗下的草根知本全资收购了澳洲保健品企业Natural Care。

  刘永好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新希望集团在海外投资较早,前十几年更多是在海外主要是投资建厂,因为公司在技术、规模和实力上都领先于这些相对不够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因此在当地建厂可以推动食品和农业项目的发展。近几年在建厂之外,新希望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进行并购和投资,并且在新加坡、美国、欧洲、澳洲都设立海外总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公司加快了海外投资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点上建立办公室、体系、推动在当地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传统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模式,在发达国家的一系列并购中,新希望集团经常以合资、合作的形式参与其中,对此刘永好解释称,发展中国家是收购和新建为主,发达国家则是以合资和收购为主。在很多发达国家,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研发都很强,因此新希望集团更多的参与当地的合作,或者收购兼并,把国外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品牌,通过合资、合作或者渗入的方式参与进去,这样对于新希望集团在当地市场的拓展有利。此外,发达国家的市场比较均衡,直接进入难度较大,而通过并购和跟当地企业的合作会取得好的效果。

  截至目前,新希望集团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0多家企业,2016年,其海外生产产品销售约占总销售额的10%,刘永好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几年或10年的努力,将海外销售额比例提升至40%,通过国际化布局,了解海外市场、竞争对手、国际行业发展的格局,使公司更加有全球化的思维。

  刘永好认为,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制造已经在世界排行前列,拥有一批世界级的制造企业。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和食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在中国农业和食品领域,企业规模还都比较小,与市场地位不符。不过目前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正在提升,在新的格局下,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会推升一批优秀企业,未来十年中,中国应该会涌现一批有话语权、影响力、定价权的世界级的农业和食品企业。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