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绝味食品通过了上交所的审核,将登陆A股主板。去年11月11日周黑鸭港交所上市到现在,3个月过去,股价较5.88港元的发行价已经有20%左右的涨幅,目前公司市值接近160亿元。
加上此前先一步上市的煌上煌,卤制品连锁行业湘、赣、鄂“三只鸭子”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都是做休闲卤制品,都做的是鸭子的生意,是行业中多年的老对手,又前后脚上市,让人忍不住再次把绝味和周黑鸭一起作比较。其实,研究下来筷玩思维发现,周黑鸭早就在诸多方面都没有要和绝味一争高下的意思。
这和创始人周富裕特立独行的态度和灵活的思维有着直接关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口味、品牌和商业模式。
周黑鸭得以做大规模、成功上市,首先初期口味上得到了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可,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开始强化品牌效应,随之而来的,就是商业模式的确立。
2016年中国休闲卤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已过2000亿,在这个千亿市场,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山寨店”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依然面临重大考验。在多年的鸭脖三国杀中,上市后的周黑鸭,借助资本的力量会更稳还是更快?
从口味谈起,周富裕:周黑鸭不像谁,周黑鸭就像周黑鸭
以家禽、蔬菜、豆制品及水产品为原材料的卤制品,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是倍受欢迎的传统美食。
对于口味,各地也都有不同的习惯,西南、华中地区普遍重咸重辣,而华南、华东地区普遍不嗜辣,口味微甜,每个城市的口味又各自有偏好。
而周富裕一开始就没有局限于某个地域性的口味。因为小时候爱吃糖,基于父母给周富裕买糖之前,他都会忍不住流口水的童年经历,周富裕想要创造一种年轻人一想到就会垂涎的特别口味。
那时他的想法很单纯,只有一想到就会流口水的鸭脖,才会有生意。
直到今天周黑鸭拥有700多家门店,这个思路也一直贯穿始终。但这个理想中的味道并不是一下子就出现的,而是经历了100多天,每天最多要试4、5次,同时拿到市场上经过食客的检验,才确立了一个基本满意的“入口微甜爽辣,吃后悠长”的口味。
之后多年,这个味道也在不断微调,但最终的目标都是创造一种“人类口味”,让各地的年轻人、时尚人群都喜欢。
当被问及口味是否有某种地域性时,周富裕表示:“我的梦想是走向世界,周黑鸭不像谁,周黑鸭就像周黑鸭。”
源自湖北的绝味,口味除了招牌的麻辣味,还有五香、甜辣、微辣、特辣等等,喜欢“硬辣”的湖南人、江西人特别钟情绝味。
而周黑鸭目前只有一种味道,但这个口味吃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就是“丰富”:酱香偏甜,越吃越辣,到最后舌头发麻,却又停不下来。这种独特的体验,能让大部分人吃过之后就再也忘不掉。
为了开发这个极具辨识度的创新口味,需要找到最合适的火候,在创业初期,周富裕就经常一个人守在锅边,长时间观察、尝味道,深夜睡着了怕错过时间,他就点下一根香烟,香烟烧到手,就醒了。
而每天亲手秤鸭、宰鸭,让基层出身的周富裕到现在都可以随手一抓,就知道一只鸭子有几斤几两重,大概是养了多少天出来的,对鸭子每一个部位都了如指掌,对产品的研究可以算得上是“鸭博士”。
而从家庭小作坊做到小厂生产,再到现在的大型流水线工厂,如何保持理想中那个味道,就成了最关键的一步。
周富裕在近期向媒体开放了自己的加工厂。工作人员进入工厂前的消毒环节,有些类似医生进入手术台的操作流程,而从解冻、卤制、瞬间降温、分重、装盒、安检上标、装箱,整个加工过程高度机械化,人员操作有严格的规程和标准,按周富裕的说法,这条生产线是“可以生产药的。”
而这样一条在学习欧美日韩食品业经验后,运用到鸭子的生产线,也是保证卤制产品口味高度统一的基础,同时,背后的标准化也是资本市场看中的重要因素。
即使已经上市,周富裕也依然把周黑鸭的口味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加速拓店。现在,这种口味已经成为周黑鸭高辨识度的产品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