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旗下《投资参考》(FT Confidential Research)本月针对中国服饰市场发布报告,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经济持续放缓令服装市场愈发艰难,不过以Uniqlo优衣库、H&M、Zara为代表的国际品牌通过大肆扩张、渠道下沉及在电商业务的杰出表现则成功击退上述不利条件,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程度持续走高。相反, 本土品牌尽管试图通过激进的杠杆交易,收购国际品牌,在短期内实现一定规模和市占率,但是这种方法不太可能弥补与快时尚行业品牌的差距。
据《投资参考》的调查,2016年三季度的民调显示,日本快时尚品牌Uniqlo优衣库凭借最激进之一的扩张速度,以及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较早,继续巩固其在休闲装类别的欢迎程度。有19.3%的受访者表示,Uniqlo优衣库是他们最经常购买的两个品牌之一,超过2015年四季度的17.4%。
2016年三季度和2015年四季度中国休闲装市场十大最受欢迎品牌
除Uniqlo优衣库受欢迎程度继续增长外,H&M、Zara在2016年三季度的受欢迎程度相较于2015年四季度同样飙升。上述三大快时尚品牌占据最受欢迎Top 10品牌中受欢迎程度四大上升品牌中的三席。另外一个受欢迎程度上升的为本土品牌海澜之家(SH:600398)同名品牌。
另外6大受欢迎程度下滑的品牌中有3个是本土品牌:美邦服饰(SZ:002269)旗下同名品牌Meters/bonwe 美特斯邦威、森马服饰(SZ:002563)旗下同名品牌Semir 森马、七匹狼(SZ:002029)旗下同名品牌Septwolves 七匹狼。另外三个品牌分别为Jeanswest真维斯、Giordano 佐丹路和Jack & Jones 杰克琼斯,分别隶属于港资公司旭日企业(0393.HK)、佐丹奴国际(HK:00709) 以及丹麦服装集团Bestseller A/S 绫致时装集团。以生产制造和主要市场为标准,广义来讲,上述6大品牌都可以算作是中国本土品牌。
中国零售和服装是市场过去15年来表现
中国本土品牌的集体衰退,除了因为遭Uniqlo优衣库、H&M、Zara 等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加速扩张外侵蚀份额外,整体中国零售市场,特别是服装市场的增幅放缓亦是另一重要原因。
据《投资参考》的数据,2016年1-10月份,中国大型服装公司零售销售增长仅有6%,为该机构统计以来15年最低。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亦显示,2016年1-11份,中国服装鞋帽、针织纺织品类比销售仅增6.9%,是消费品中表现最为糟糕的类别,同样创近30年新低。
五大主要服饰品牌2016年三季度和2015年四季在一二三线城市受欢迎程度
《投资参考》的调查显示,Uniqlo优衣库、H&M、Zara的渠道下沉策略和电商发展,令上述三大品牌在二三线城市的受欢迎程度大幅飙升,除Uniqlo优衣库在一线城市受欢迎程度略有下降外,H&M、Zara在一线城市的受欢迎程度同样有较大提升,唯两大欧洲品牌在一线城市受欢迎程度仅为Uniqlo优衣库的一般左右。
至于国产品牌在二三线城市受到Uniqlo优衣库、H&M、Zara的冲击格外剧烈,受欢迎程度陡降,相反,在一线城市Meters/bonwe 美特斯邦威和Septwolves 七匹狼的受欢迎程度略有提升。
具体来看,一线城市中Uniqlo 优衣库是24.9%受访者的首选休闲品牌,在二三线程度的受欢迎程度亦分别上涨3.7%和2.4%;H&M、Zara在一线城市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受欢迎程度环比分别有2.7%和1.5%的提升,而在二线城市提升幅度则分别为4%和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