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都:2015年亏3.87亿
2月28日,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5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4.8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56%,主要受宏观经济疲软,行业景气度低迷以及电商冲击、关店等影响。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55.7%,主要源于营业额下滑、人工等费用上升、关闭部分亏损严重门店损失。报告期内,公司本着务实的精神,经认真分析、研究,对扭亏无望的门店果断关闭,以期未来的健康发展,使得费用增加、亏损加大。
报喜鸟:2015年营收22.4亿 净利下降19.55%
公告显示,2015年报喜鸟实现营业收入约22.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2%;营业利润1.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4%;利润总额1.8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55%。
对此,公司分析主要原因是:终端零售持续低迷,特别是2015年四季度终端零售景气度再下台阶,加剧了公司整体经营压力;公司大力实施一主一副、一纵一横的发展战略,继续多品牌发展,加强精细化经营,HAZZYS品牌全年能够实现持续增长,宝鸟品牌通过适当提高接单单价及费用控制实现净利润增长,但业务权重占比最大的主品牌报喜鸟也受较大不利影响,库存处理力度加大导致毛利率下降,且其他子品牌亏损增加。
三夫户外:2015年净利增长超1成
2月27日,三夫户外发布2015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5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12.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6万元,同比增长11.18%,对公司股价构成利好。
利福国际:2015净利降一成 上海久光销售增9.7%
2月29日,利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15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15年实现销售额138亿港元,同比增长1.6%;实现营业额61.714亿港元,同比上升3.4%;净利19.144亿港元,同比下降10.7%。
其中,铜锣湾崇光及尖沙咀崇光合计的销售所得款项总额达到2.3%增长,在消费者信心低迷及经济增长放缓期间成绩尚算令人鼓舞,部分有赖尖沙咀崇光于2014年搬迁导致较低基数。与前几年相比,香港业务继续为集团带来重大盈利,其合并销售所得款项总额占本集团总销售所得款项总额的73.2%。
与此同时,在竞争激烈及内需低迷之际,利福国际集团的中国内地业务好坏参半。上海久光2015年销售收入19.9亿元人民币,取得9.7%增长,其二零一五年上半年的强劲增长被下半年的轻微负增长所抵销。尽管新入行者加剧了竞争,有赖久光强大的品牌认受性及合适营商策略,苏州久光于整个回顾期间业绩稳健,实现销售收入7.93亿元,同比略增0.3%。鉴于营商环境零散,大连久光录得销售收入23.8%的负增长。于2015年12月,由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疲弱令业绩差强人意,集团关闭了经营成立日子尚浅的沈阳久光。
2015年,石家庄北人集团为利福国际带来约4亿港元的溢利(包括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目前,北人集团经营总零售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包括18间百货店、39间超级市场及多间专门出售电器用品、电子消费产品、黄金及珠宝首饰的商铺及零售点。
此外,利福国际集团的发展中项目为位于上海大宁的零售及商业综合体项目,目前建筑工程进展顺利。该项目竣工日期暂订为2018年,将发展为一个商业综合体,包含大型零售场所、办公楼及本集团位于上海的第二家久光店。
宋城演艺:剑指“世界演艺第一” 2015年收入16.95亿
2月28日晚间,宋城演艺发布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15年实现收入16.95亿元,同比增长81.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74.58%(扣非后增长83.63%)。
其中,依靠异地项目靓丽表现,公司现场演艺(传统线下演艺)业绩大增49%,三亚、丽江、九寨客流各增88%、182%、60%,收入分别增62%、132%、107%,业绩增长达75%、678%、238%,三者盈利之和已相当于再造一个杭州宋城。同时,杭州本部仍稳健增长15%,其中宋城景区估算增20%+。其次,上海、桂林等新项目有望于2017年上半年开业,支撑17年高增长。
华谊兄弟:2015年净利增近10%至9.8亿元
据华谊兄弟2015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约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3%;营业利润约1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9%。截至2015年末,公司旗下已投入运营影院15家(含参股1家),在建影院2家,分别位于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沈阳、武汉、合肥、铜陵、哈尔滨、惠州、廊坊、无锡、咸宁等地。
越秀地产:净利大幅下降21.2% 全国扩张后遗症凸显
据集团披露的2015年业绩显示,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221.2亿元,同比上升40.8%,含出售投资物业收入的总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224亿元,同比上升42.1%。但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仅为人民币10.1亿元,同比下降59.0%,即使扣除物业评估升值和相关税项等因素,调整后的核心净利润也同比下降21.2%至人民币12.4亿元。
在该集团29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相关负责人将利润下降的原因归结于三点:一是部分已进入城市的市场行情不好,导致毛利下降;二是商业物业贬值导致物业估值下降;三是汇兑贬值。
此外,集团2015年累计合同销售(连同合营公司项目的销售)金额约为248.5亿元,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227.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上升12.9%和20.5%,完成全年销售目标248亿元。截至去年底,总土地储备约1369万平方米,按权益计算,土地储备约1079万平方米。
合景泰富:连续两年业绩不达标 2016年销售目标220亿
合景泰富2015年年报数据显示,合景泰富权益预售总额约202亿元,不仅未完成年初的任务,而且业绩同比下降1.46%,是近五年的首次。
距离2015年年初制定的225亿元业绩目标,合景泰富仅完成了90%。而这并非合景泰富首度未达标,2014年也与其210亿元的销售目标擦肩而过。2014年其权益预售总额约为人民币205亿元,只完成了210亿元的年销售目标的97.62%。为此,2015年年初合景泰富首席财务官及执行董事徐锦添曾强调,合景泰富预计的2015年销售目标是要不低于10%的增长,结果却是再次落空。
不仅如此,2015年更是出现首次业绩下滑。合景泰富2011-2015年的销售额分别为115亿元、122亿元、163亿元、205亿元、202亿元。在经历了一轮的“寒冬”后,合景泰富宣布下调2016年的销售目标至220亿元。
时代地产:去年销售额近200亿 同比大增28.1%
根据时代地产发布的2015年全年业绩显示,2015年时代地产实现合同销售额约195.08亿元,总销售面积约216.5万平方米,较2014年分别增加28.1%及55.1%。
此外,集团土地储备充裕,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区域如广州、佛山、珠海等地一共购入13幅土地,总规划建筑面积为195.7万平方米。截至2015年12月31日,集团总土地储备约为1056万平方米,足够应付集团未来三至五年的发展所需。
荣盛发展:2015年净利24亿 同比下跌24.91%
2月29日,荣盛发展发布2015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15年1-12月,公司营业总收入234.18亿元,同比增长1.3%。营业利润31.93亿元、利润总额32.6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4.27亿元,较上年同期变动幅度分别为-28.91%、-27.61%、-24.91%。
荣盛发展解释称,营业利润下降的原因主要有结算项目区域变化原因;以及由于市场因素,公司2015年部分项目利润率出现下降。另据了解,荣盛发展在过去一年拿地相对频繁,在廊坊、徐州、南京、安徽、海南等地都有落子。(来源:搜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