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将呈现“L形复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闭幕,会议指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会议显示,自中国2015年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首次降至7%以下,为2008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值,中国政府和央行已经采取一系列宽松政策稳定经济增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需要保持不低于6.5%的年增长率,才能实现到2020年中国总GDP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过去五年,经济增长速度为7%至8%,部分产业出现过剩,市场已认识到改革重要性,经济进入新常态,意味着从快速增长放至较慢的可持续增长,可能至少需要两三年的稳定增长。
未来近期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复苏将呈现“L形复苏”,这种结构意味着,经济增速在短时间内快速放缓之后,接下来的复苏过程将迟缓而漫长。
做好供给侧改革大课题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会议认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何谓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看来,消费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供给侧的要求越来越高。倒逼之下,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否平稳落地。“我国需要适当扩张需求,但更需要理性的供给管理,通过创新来优化产业结构、调动消费需求。”贾康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排除减税等宏观政策措施,但重点还是在微观层面进一步开放要素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要素生产率。具体而言,要对减少产能采取果断管用的办法,并解决好“人”和“债”的问题;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由粗放经营转向精致生产,提高附加价值比重,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提升;在尊重创新规律基础上培育创新环境,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稳定企业家、科研人员的预期,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培育人力资本等。
2016,“央妈”有何动作?
自从去年11月以来,中国央行累计已经6次降息,同时多次降准;与此同期中国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并对住房限购政策予以放宽以提振低迷的楼市。
彭博12月17日-22日对18位经济学家调查的预估中值显示,中国央行2015年底前可能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17.5%降至17%。三分之二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中国央行年底前将再次降准。
多数经济学家预期中国货币政策明年仍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同一轮调查显示,预计到2016年底,中国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将降至3.85%,低于目前水平50基点;存准率将降至15%,低于目前水平250基点。
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姜超团队称,2016年国内资本市场的资金依然充裕,预测明年顶多有两次左右降息,降准4到5次。
2016中国经济:料将继续降息降准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12-31 17:39:22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2016中国股市大猜想,将更稳健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