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然而,一个61岁的湖北男子彭先生的经历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他因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几年前便开始间断性地感到胸痛,但因以为是劳累所致,加上症状能自行缓解,他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7月7日,彭先生再次出现胸痛症状,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且无法自行缓解。尽管如此,他仍犹豫不决,强忍了两天才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然而,由于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彭先生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出现了心源性休克,病情危重。
经过紧急抢救后,彭先生被转至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医生发现,他的病情已经出现了二尖瓣腱索断裂等机械性并发症,这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复杂。面对这一挑战,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专家团队迅速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在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的辅助下,医生为他植入了支架,成功打通了堵塞的血管,挽救了存活的心肌。
然而,危险并未完全解除。为了纠正彭先生严重的心力衰竭,医生决定采用微创方式进行二尖瓣修复。在大腿根部开一个小口,通过导管将特制的二尖瓣夹合器送入心脏,在食管心脏超声的引导下,精准地将“夹子”夹住病变的二尖瓣,从而减少反流。这场高难度的手术历时近2小时,最终成功完成,彭先生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逐步脱离了呼吸机和IABP,术后一周便转至普通病房,目前已康复出院。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体现了我国医疗科技的进步,也展示了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在结构性心脏病微创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院长鄢华表示,随着经导管创新器械的不断优化,更多患者将从中受益。
彭先生的经历提醒我们,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突发性强、危害极大的疾病,一旦出现胸痛等症状,必须立即就医,切勿拖延。正如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李蓓所强调的那样,“心梗后,越早手术越能保护心肌细胞。”
此外,彭先生的案例也揭示了不良生活习惯对心血管健康的严重影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缺乏运动等行为,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对于预防心梗等疾病至关重要。
彭先生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健康意识的警示,也是对医疗体系高效协作能力的肯定。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从急诊科到心内科,再到手术室,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才使得彭先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脱离生命危险,重获新生。
彭先生的经历是一次生命的接力赛,也是一次对健康的深刻反思。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同时,我们也应感谢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医护人员,是他们的专业与奉献,给了我们更多的希望与保障。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