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中国高铁发展路线图出炉开始,通过十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已经掌握了高铁核心技术,能够自主研制高寒、高温、高原、特殊地形地貌下各类动车组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等级。
高铁随着经济发张慢慢兴旺
中国用了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将自己变成GDP世界第二的国家。这不仅表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上,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不自觉受到感染,整个社会遍布急功近利的心态。快速的经济,带来的是高速的生活节奏,和对更快交通的需求。随着绿皮火车一点点被淘汰,K字头的快车取而代之,之后,动车慢慢取代快车,然后是高铁时代的隆重登场。中国人一边享受着铁路提速的成果,一边要求火车跑得更快。
整体优势使我国修建高铁的平均成本只有国外同行的三分之二,施工效率却是他们的一倍以上。去年7月,我国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土耳其安卡拉到伊斯坦布尔高铁二期工程通车;今年底,世界首条时速达360公里的沙漠高铁---沙特麦加到麦地那高铁将主体完工,也由中国企业修建。
中国高铁真正的“扬帆出海”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中国研制出中国标准化动车组。目前,中国南北车出口的产品,有货车、机车、中低端客车,但还没有高速动车组,除了高速动车组市场确实比较小众之外,中国尚未完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也是一大原因。
全球范围内,中国铁路建设具有性价比优势,尤其南美等其他市场开拓顺利,未来有望在东南亚及俄罗斯市场取得进一步突破,铁路设备国际市场有望持续获得重要突破。
从高铁里程来讲,我国一万多公里高铁网累积了运营的经验,以及在复杂地理条件下修建高铁的成功经验,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无法比肩的。
以轨道技术为例,高速列车轨道沉降误差以毫米计,标准比F1赛车跑道还高。中国高铁纵横东西南北,沿线有湿陷性黄土,有湿地、也有高寒地区。在这些线路上,中国成功解决了地质沉降和轨道热胀冷缩问题,有效控制了钢轨全线高低误差,京广线、京沪线、哈大线等线路令人称道。
看高铁未来发展
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全面放开铁路投资与运营市场,支持企业自主选择合适的运输管理方式,对按规定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铁路项目,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自主制定具体运价水平。
上个月,中国轨道交通首个海外制造基地在马来西亚投产。目前我国高铁企业已在马来西亚、南非、土耳其、阿根廷等国家实现了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管理+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和区域产业布局。从中标俄罗斯首条高铁的勘察设计,到与印尼、泰国、老挝以及非洲国家的高铁协议签署,已有近30个国家与中国洽谈高铁合作。
中国铁路行业的大发展与国家计划密不可分。中国高铁成就非凡,短短的七年间,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全程达12000公里的高速铁路网。这一总里程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之最。
中国高铁专家孙章表示:“我们不仅仅是销售部件或者建造铁路线。此外,海外高铁项目也是在展示,我们通过装备制造、信号技术并且根据我们的技术标准来对项目进行管理的能力。”
中国高铁,不仅总里程与运营时速双双跃居世界第一,而且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铁路通过技术创新,在高速铁路的工务工程、高速列车、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运营管理、安全监控、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技术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看中国高铁阔步“走出去”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19 19:10:03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不担心!新一轮亚洲金融危机远着呢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