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筐测评,是情境模拟最常用的核心技术之—。在这种测试活动中,主考官向被试人员提供一些该岗位经常需要处理的文件,包括电话记录、请示报告、上级主管的指示、待审批签发的文件、备忘录、各种函件等。这些文件是根据同类岗位相关的各种典型问题设计。测验前,需要向被试人员进行背景介绍。所有这些文件都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处理完毕。通常要求被试者在较紧迫困难的情况下处理这些公文,让被试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和性格去处理解决问题,作出批示、处理信件、准备会议的议事日程等等,要求完全采用真实情境中的方式。处理完毕,被试人员还要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说明这样处理的原则和理由。如果主考官不清楚或想深入了解某部分内容,他们还可以与被试人员交谈,以澄清模糊之处。然后主考官把有关行为逐一分类,再予评分。
测试中需要处理的公文可多可少,一般不少于5份,不多于30份。被试人员的表现可以反映出其领导才能和个性品质。主考官将考察被试人员对该文件的处理是否有轻重缓急之分,是否有条不紊地处理,是否在必要时请示上级后授权下属,还是拘泥于细节、不抓重点、杂乱无章的处理。由此测试被试人员的组织、计划、分析、决策、分派任务的能力以及对于工作环境的理解与敏感程度。
公文筐测评在国外运用得较为广泛,一般由专门的测评公司或机构负责。由于涉及到商业利益的问题,所以测评的核心部分——评分模式,作为机密往往无法为外界所知晓。目前所能涉及到的国内外资料,几乎都没有介绍具体详细的评分操作步骤。国内比较通行的做法是由情境模拟测评专家进行评分,这里主要是根据测评指标的要求(如测评组织能力则要求能准确认识自己的工作责任,善于分配工作与权利,并能积极传授工作和知识,引导、督促部属高效地完成任务。)作为评分基准由专家主观评分。每一位被试人员都需要经过全体专家的评分。
下面介绍一套较为简单易行并具备实际操作价值的实用评分模式。大致评分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针对测评职位的要求,广泛搜集涉及该职位的各种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分类汇总作为编制公文筐测评的基础。编制好整套测评试题后,将其中每一份公文所涉及到的资料再汇总,由主考人员从中整理出一些可能的答案,逐条列出。因为编制公文筐所用的信息很多都来源于实际工作,包括一些文件资料以及实际案例,这些都已经产生了结果,或成功或失败,其中涉及到一些具体做法以及针对某些方面的改进措施。从这些资料中就可以总结归纳出测试所需要的部分答案,包括采取怎样的措施能够成功的,哪些方法会导致失败的,这样整套测评试题便具备了初步的答案。
第二步,将正式施测得到的所有答案再进行汇总,这里必须包括每一个人每一份文件的答案。同第一步的做法相同,由主考人员将这些答案进行整理,编制出每一份文件的答案要点。这样,在第一步工作的基础上测评答案得到了进一步充实。通过第一步工作虽然能够得到部分测评的答案,但毕竟不是很完善。正式施测时针对的面更为广泛,在大量的答卷中有可能存在着更好的想法或一些具体措施。因此通过这一步的工作将测评的答案进一步充实、完善,更接近现实。
第三步,参照传统公文筐测评的能力指标和这些能力指标的评价要素,聘请部分情境模拟测评专家集体研究进一步完善并最终确定测评的答案。
参照以上标准,由专家组对前两步工作所收集到的测试答案进行集体商讨研究,对其进行修改增补,最终确定出评分人员(非专业人员)能够实际操作的参考答案,将之逐条列出。根据答案的条目,对被试的答卷以采点得分的方式进行评分。也就是说,每一份文件的答案都制定出若干得分点,由评分人员依据参考答案的得分点来对被试进行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