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公司关注>消费真相>

老牌KTV疑被价格战打残 8成消费者唱腻了玩别的了

来源:金羊网 时间:2015-01-28 11:38:12

  价格战打残广州老牌KTV?

  去年年底,欢歌KTV正佳广场店(下称“欢歌”)在合约期未满的情况下提前撤离正佳广场。据欢歌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撤离并不是“因为利润下降无法负担租金”,而是“商场产业升级调整,要给筹建中的‘海洋馆’腾地方”。

  或许欢歌只是倒在了商场升级的战场上,但面对日益增长的租金和经营成本,广州CBD内大部分的KTV,撤的撤,关的关,而那些经常被“Book爆位”的KTV却依然人气稳企,为什么呢?

  ■统筹:新快报记者 辛捷恺 ■采写:新快报记者 罗 韵 ■摄影:新快报记者 祝 贺

  几十蚊唱足几粒钟

  乐了师奶苦了商家

  主要盈利靠酒水

  利润高达四五倍

  “不减价,没人气;一减价,毁活力。”这已成为广州的老牌KTV们普遍面临的问题。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除了堂会和时尚派对等少量生意不错的店并未参与团购以外,九成KTV在这场价格战里血流成河,受惠的可想而知是消费者,尤其是不用朝九晚五打卡上班、缺乏娱乐活动的中老年人群体,以及娱乐需求旺盛、对价格极其敏感的外地务工者。正如欢歌的一名负责人所言:“推出的下午包场唱K模式,使得越来越多师奶或老年人进入KTV,有时甚至成为他们喝茶、聊天、唱粤剧的地方。”

  价格战是普通消费者对广州各大KTV现状最切身的体会。打开团购网站,你会发现,39元可以在曾经实现会员制的东山大少欢唱5个小时,29元可以在养着活鲨鱼的活力无限唱3个小时,32元可以在星级的江湾酒店P-PASS KTV唱3个小时还送美食套餐,全新装修的金矿单人3小时欢唱加自助餐也低至46元,纯唱不用餐则是19元……

  “这里面,账是没法算的。不过,现在的问题是:通过低价吸引而来的,并不是最优质的消费者,分分钟还会拉跨KTV。”欢歌相关负责人说,高端消费人群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群,因为“真正买酒、大单消费的是这一小部分人群”。他强调,若氛围不好,就只旺丁不旺财,这是他们从业者最忌讳的一点。

  主要盈利靠酒水

  利润高达四五倍

  2014年11月,慧聪网发表的一篇行业数据报告显示,77.3%的人认同“现在去KTV的频次大幅降低”,81.1%的人表示“KTV唱腻了,玩别的去了”,其中90后占大部分受访者。报告还提到,人力成本上升导致KTV服务水平下降和顾客流失。以前一个服务员要1000元出头的工资,现在升到2500元以上,场地租金也是逐年上涨8%-10%。与此同时,为了保持竞争力,价格却不能大幅提升。这样就不得不大规模裁员,以勉强维持收支平衡。此外,KTV属于特殊行业,税收是15%加上其他差不多20%,还有每年价格不菲的版权费,利润被一再压缩。

  但是,活跃在广州CBD的人们会看到,一家家倒下去,更多的KTV又冒出来,这是为什么呢?一位不具名的资深娱乐场所经营者透露,娱乐行业是社会上能够最早感受到“春江水暖还是水寒”的行业,但每次的经济不景气都会促进娱乐行业的一次提升。

  他指出,目前很多行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压缩,这部分被压缩出来的资金就自然而然地被投资到收入更客观的行业,比如娱乐事业。“KTV行业的收入还是相当乐观的。KTV行业主要盈利靠酒水,一支本地品牌的啤酒入货价3-5元,卖出去20元左右,是四五倍的利润,而传统制造业的利润为10%左右。”他提醒,有些外行经营者不熟悉娱乐行业的门道,只看到利润,忽略了当中的运营风险和管理风险,比如城市经济下滑带来的外来人员离开、来消费的人减少娱乐开支等消极变化,“贸然入行,遇到这些会很快撑不住”。

  算算账

  那些年,埋过的账单

  上世纪80年代

  包房一晚两三千元

  广州最早的KTV开设于东方宾馆,一名资深雇员透露,当时大厅点唱3到5元一首,包房150到250元可以唱三四个小时,但账单里面最大的部分在于价格不菲的洋烟洋酒。“当时的消费者都是外宾、或者先富起来的人以及官员。在里面的商务招待,基本上什么贵就点什么,一晚上一个房间埋单两三千块钱很正常。”

  上世纪90年代

  包房几百元到一千元

  KTV的第一波黄金时代到上世纪90年代就结束了,因为很快地,西餐厅、咖啡厅、迪厅都来分享了这块大蛋糕。激烈竞争下,卡拉OK包房转型变成了应酬场所,也失去了原来一统天下的地位,只好不断地变换着经营模式,从以往单纯的唱歌之地衍生出了餐饮娱乐商务交际等多条龙服务。当时的包厢按小时、分时段收费,黄金时段加酒水香烟零食,一般在几百元到一千元左右。

  2000年-2009年

  三小时人均一百元

  2002年,广州第一家量贩式KTV加州红开业,很快钱柜等几家巨头也出现,它以分时段计费,由客人自己通过电脑点歌,提供自助餐,这时人均消费这一标准才开始盛行。一名加州红的前任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当时定价参照了其在中国香港总店的价格,“设定比香港低一半甚至更多的价格,喝酒不多的话,三个小时人均一百元足够。”

  2010年-现今

  大多人均五十元以下

  既有动辄数千元,也有二三十元连吃带唱的大众化消费。记者走访发现,大多数KTV人均消费在50元以下,精于团购的大学生小奇和全职师奶蔡太太都表示,多次成功购买到下午空闲时段(不含酒水)的团购券,人均甚至可低至10元。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