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公司关注>消费真相>

网络预售被指是商家提款机:夸大预售数量刺激抢购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15-01-28 11:37:16

  网络预售被指是商家“提款机” 盘点最常见三大猫腻

  1月25日消息(记者侯艳)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对网络预售商品做了相关规定。目前,电商平台的预售模式存在哪些猫腻?消费者如何提高警惕?

  有媒体总结了几大最常见的猫腻:

  猫腻一:拖延退款时间

  某消费者说,在某网站花44.44元买了一张电影票,选择退款后只返还了39.8元。还有的消费者在两个月后才收到退款。有消费者称,某品牌手机没货还搞预售,一个月了没动静,取消订单也不退钱。

  “定金到底能不能退?”有律师表示,如果此定金是买卖双方协商一致达成的定金合同的话,那么定金确实不能退;但如果卖方违约了,消费者可以获得双倍定金返还。

  猫腻二:夸大预售数量

  不少商家在预售时都会标注实时预定数量,殊不知,商家往往通过夸大预约数来形成饥饿营销效果,刺激消费者抢购。比如,不久前锤子手机在天猫上的预约数就被揭露出作假。

  对此,有行内人士说,制造假数据影响用户的消费情绪,是整个电商行业的潜规则,在手机行业的预订和销售数据里,几乎所有品牌发布过的预售数据都是假的。他表示,漂亮数字背后大多数都是雇佣“水军”购买,然后告诉消费者“对不起,5分钟内售罄”,反正就是要装出商品很有热度的样子。

  猫腻三:不接受七天无条件退货

  不少消费者一时冲动买了预售商品,却发现不能享受“七天无条件退货”,因为不少电商网站上都标明:“预售商品不享受七天无条件退货”。

  而这次工商总局公布的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网络集中促销组织者不得采用格式条款,设置订金不退、预售商品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等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