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贵们为何不爱玛莎拉蒂了,是品牌在中国市场逐渐失去吸引力的缩影

2025年07月19日 23:58:38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在2025年的中国,豪华汽车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曾经风光无限的玛莎拉蒂,如今却陷入了销量断崖式下跌的困境。2024年,Stellantis集团年报显示,玛莎拉蒂在华销量较2017年巅峰时期暴跌超过九成,而据乘联会数据,2025年1—5月,玛莎拉蒂在华累计销量仅为384辆,同比锐减44%。这一数字背后,是品牌在中国市场逐渐失去吸引力的缩影。

  玛莎拉蒂的衰落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整个中国豪车市场变迁的集中体现。十年前,中国人买豪车,买的是“面子”——车标越大越值钱,价格越贵越有面。那时,开一辆玛莎拉蒂,别人会觉得你是“真大佬”;而现在,你开辆玛莎拉蒂,别人可能会问:“你这是微商倒闭清仓买的吧?” 这种观念的转变,反映了新一代有钱人对“里子”的追求。他们更看重科技感、智能化体验和实际使用价值,而不是单纯的品牌光环。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更是对传统豪华车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电车一方面避开了传统汽车强国在发动机方面的垄断性优势,另一方面,其智能化、OTA升级等特性,使得特斯拉等品牌迅速崛起。相比之下,玛莎拉蒂虽然也在积极转型电动化,计划到2025年所有车型提供全电动版本,但其销量并未见起色。这说明,仅仅推出电动车型并不能解决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问题。

  此外,玛莎拉蒂还面临着“微商劫”的困扰。自2012年起,随着微商经济的崛起,许多成功人士为了展示经济实力,纷纷在朋友圈发布喜提玛莎拉蒂的视频,导致普通消费者认为这些高端车型变得不再神秘。一些4S店甚至推出了200元即可拍照提车的服务,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现象。这种“带毒”的流量营销,不仅没有提升品牌价值,反而让玛莎拉蒂失去了富豪们的喜爱。

  与此同时,玛莎拉蒂的品牌形象也出现了严重问题。从“贵妇标配”跌成“破产老板座驾”,玛莎拉蒂如今连“豪车的脸面”也丢了。行业人士认为,玛莎拉蒂早已不具百年豪车的品牌格调。如果说“富婆车”“微商神车”等“带毒”的流量,玛莎拉蒂尚且无可奈何,那么经销商主动下场引流,就属于“自作孽”了。实际上,就连吃瓜网友也不理解劳斯莱斯为何用人不察,好在劳斯莱斯听劝,及时止损。

  玛莎拉蒂的困境还体现在其频繁的人事更迭上。近两年来,玛莎拉蒂中国区已经三次换帅,频繁的人事更迭一定程度上暴露出Stellantis集团高层的战略迷茫,和对中国汽车市场理解的不足。2024年,时任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强调,玛莎拉蒂产品没有问题,而是在营销上出了事故,豪华旅行、高品质生活、科技的理念没能传达到位。但从另一方面看,玛莎拉蒂对其品牌核心价值的守护也存在失职。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玛莎拉蒂亟须一位真正深谙中国市场、文化及消费者心理的强力领导者。如果Stellantis确实无意出售玛莎拉蒂,物色并信任这样的舵手是当务之急。修复崩塌的品牌形象是重中之重,这需要彻底告别与“浮夸”“微商”等负面标签的关联,重新聚焦于品牌历史底蕴(赛道基因、意式设计)与真正的豪华体验(精湛工艺、个性化定制、专属服务),并确保所有营销触点与之高度一致。

  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地投入和与用户真诚地沟通。如果玛莎拉蒂能够成功转型,或许还能在中国汽车市场新的“游戏规则”中东山再起。但若继续固步自封,恐怕只能被边缘化,甚至被出售。

  玛莎拉蒂的衰落,是传统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共同挑战。在这个时代,品牌不再只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价值的体现。只有真正理解消费者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