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回应男子超市买五粮液多为假货,消费者维权遭遇“职业打假”与“善意欺诈”双重困境

2025年07月19日 08:42:13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近日,一名消费者在某超市购买的五粮液被鉴定为假货,引发广泛关注。该事件不仅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也暴露出当前市场中“职业打假人”与“善意消费者”之间的法律争议,以及电商平台与线下商超在商品真伪监管上的漏洞。

  据媒体报道,一名男子在某大型超市购买了347瓶五粮液,每瓶售价超过千元,总价高达数十万元。然而,经警方介入后,其中207瓶被确认为假冒产品。超市方面辩称,入库时酒品为真品,但被员工私自调换为假货。法院最终判决超市需退还货款并赔偿12万余元。这一事件反映出部分商家在利益驱动下,存在内部管理混乱、员工监守自盗等问题。

  与此同时,职业打假人与普通消费者的法律地位差异也引发了社会热议。例如,在湖北武汉,一名消费者因购买8瓶五粮液被拒开发票,怀疑酒品为假后向市监局投诉,要求赔偿12.2万元。超市则表示其为职业打假人,不享有索赔权。法院最终判决双方需协商解决,但此类案件往往因法律界定模糊而难以达成一致。类似情况在山东青岛也曾发生,一名职业打假人因购买20瓶五粮液被超市起诉,最终法院判决超市需赔付9万元,假一罚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假货问题愈发严重。例如,一名消费者在天猫超市购买的一箱五粮液被鉴定为假货,引发公众对平台监管能力的质疑。尽管天猫通常以品质保障著称,但此次事件暴露出其在物流、仓储等环节可能存在监管漏洞。此外,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低价渠道销售假冒白酒,甚至利用“回收拼凑”等方式制造假货,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针对上述问题,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已采取行动。例如,黄石市消费者委员会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后,迅速与五粮液法务部联系,鉴定出11瓶五粮液中有10瓶为假冒产品。巫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对涉嫌销售假五粮液的百货店进行了调查,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这些举措表明,政府和消费者组织正在积极介入,试图遏制假货泛滥的趋势。

  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消费者如何辨别真伪、如何有效维权,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职业打假人凭借专业知识和法律手段,往往能迅速锁定问题并获得高额赔偿;另一方面,普通消费者在缺乏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容易陷入“真假难辨”的困境。因此,加强防伪技术的应用、提升消费者辨别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成为当前亟需推进的工作。

  综上所述,五粮液假货事件不仅是一起个案,更是当前消费市场中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消费者权益受损、法律边界模糊等多重问题的集中体现。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买得放心、喝得安心”的目标。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