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红色尖叫”饮料在二手平台被炒至88元一瓶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网友爆料,这款曾因口味争议而停产的饮料,如今在某些二手平台上以高价出售,甚至有商家标价高达188元一瓶,溢价超过9倍。这一现象不仅让普通消费者感到震惊,也引发了对市场秩序和品牌管理的讨论。
“红色尖叫”是农夫山泉旗下的一款功能饮料,最初于2004年推出,主打人参养生概念。然而,由于其独特的配方和口感,这款饮料在早期曾被网友评为“中国最难喝的五款饮料”之一,甚至一度被调侃为“最邪恶的饮料”。尽管如此,随着无糖茶饮料“东方树叶”的成功,农夫山泉决定重启“红色尖叫”,并以限量发售的方式重新进入市场。
然而,这款曾经饱受争议的饮料,如今却在二手市场中被炒出天价。据媒体报道,部分消费者在二手平台上购买到的“红色尖叫”均为临期产品,生产日期集中在2024年7月31日前后,保质期仅剩几个月。这些产品被商家以远高于原价的价格出售,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和质疑。
对此,农夫山泉迅速作出回应,表示已关注到相关情况,并将向相关部门反馈核实。公司方面表示,对于“红色尖叫”是否重新上市销售,将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决定。此外,农夫山泉还强调,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以官方渠道为准,避免因非正规渠道购买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农夫山泉首次面临价格战或市场争议。此前,农夫山泉曾因“标准门”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退出北京市桶装水市场,并对《京华时报》提起诉讼,索赔6000万元。此外,农夫山泉还曾因低价策略引发行业内的价格战,其矿泉水产品以1.5元/瓶的价格上线,打破了原有的价格体系。这些事件反映出,农夫山泉在追求市场份额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消费者和监管机构的双重压力。
从市场角度来看,红色尖叫的高价销售现象,反映出当前消费者对稀缺性和怀旧情绪的追捧。尽管红色尖叫曾因口味问题饱受争议,但其在年轻人中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甚至被视为一种“怀旧”符号。这种现象与东方树叶的成功路径相似,即通过争议和差异化定位,吸引特定消费群体的关注。
然而,高价销售也暴露出市场中存在的投机行为。部分商家利用消费者对产品的稀缺性认知不足,进行炒作,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对此,消费者应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因非理性消费而陷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农夫山泉作为中国饮料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产品定价和市场策略一直备受关注。此次红色尖叫的高价销售事件,不仅考验着企业的危机公关能力,也对整个行业的价格管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如何在保持品牌特色的同时,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将是农夫山泉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BAT三巨头:互联网相关技术服务于实体经济是大势 近日,马云、马化腾已相继发表公开信,分别指向新制造和产业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而李彦宏也发表观点互联网思维已经过时了,BAT三巨头不约而同地弃网向实。 相关信息显示,BAT弃网向实,最看重的依然是技术的第一推动作用。10月23日,马...【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