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生意做到230个国家和地区,版图再扩,打造全球贸易新高地

2025年07月15日 08:10:19  来源:中网资讯商业
 

  在“八八战略”的引领下,浙江义乌这座曾经的小县城,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从“鸡毛换糖”的传统手工业,到如今与全球230多个国家或地区和地区建立贸易联系的国际化大市场,义乌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书写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传奇。

  义乌国际商贸城是这座城市经济腾飞的核心引擎。这里拥有7.5万个商铺,经营着210多万种商品,涵盖26个大类,几乎可以满足全球任何一种消费需求。每天,这里车流如织,外商络绎不绝,日均客流量高达20万人次,日均进场外商2000多人次,日均车流量更是高达88600次。这样的繁华景象,正是义乌“买全球、卖全球”贸易模式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义乌的外贸版图持续扩张。截至2025年,义乌已与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联系,其中贸易规模超亿元的国家和地区达132个,进出口增速超两位数的贸易伙伴有140个。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义乌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也彰显了其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产业竞争力。

  为了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义乌也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例如,义乌国际商贸城开设了外语晨练培训课程,教授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语言,帮助本地商人更好地与全球客户沟通。同时,“义新欧”中欧班列自2014年开通以来,已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160多个城市,为义乌的外贸发展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

  在政策支持下,义乌的外贸发展也迈上了新台阶。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2.9%,而义乌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贸易枢纽,其增长势头尤为强劲。此外,义乌还实施了过境免签政策、离境退税等措施,以更开放的姿态吸引全球客商。

  除了传统的外贸模式,义乌也在积极探索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通过跨境直播、电商销售等方式,义乌企业不断开拓新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一位在义乌做眼镜生意的老板表示,“我卖掉一副眼镜才赚4分钱,但是每天5000副、1万副地卖出去,我的商品就能走向世界。” 这种“小而精”的商业模式,正是义乌小商品市场活力的体现。

  与此同时,义乌也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义乌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例如,在2024年的奥运会上,许多体育用品都来自义乌,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实力与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义乌的国际化进程不仅体现在商品贸易上,还体现在人才交流和文化融合方面。目前,义乌每年吸引超过56万境外客商前来采购,市场主体数量超过100万家。此外,义乌还设有210个海外仓,覆盖全球主要市场,为本地企业提供了更便捷的出海通道。

  在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义乌正朝着打造内陆开放样板的目标稳步前进。”

  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从“小商品海洋”到“全球贸易中心”,义乌的每一次蜕变,都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缩影。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义乌有望在全球贸易版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