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重大突破:成功产出第一桶铀,是中核集团在核燃料循环体系建设中又一重要成果

2025年07月12日 18:31:53  来源:中网资讯商业
 

  2025年7月12日,中核集团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标志着中国在天然铀生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国家能源安全和核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在核能领域的持续创新与自主发展能力,也标志着中国铀资源开发正式迈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的新阶段。

  天然铀作为核燃料循环体系中的关键资源,其勘查、采冶和生产对核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过去,中国的铀矿开发主要集中在南方火山岩型和花岗岩型铀矿,但近20年来,北方砂岩型铀矿的勘探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动了“中国铀都”的向北迁移。2023年,中国十大铀矿找矿成果发布,预测铀资源超过280万吨,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铀资源基地。此次“国铀一号”示范工程的成功投产,正是对这一战略资源开发方向的有力支撑。

  中核集团作为中国核工业的主力军,长期以来致力于核能技术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发展。从早期的铀浓缩技术突破,到如今的天然铀生产实现重大进展,中核集团始终走在行业前沿。早在2013年,中核集团就已实现铀浓缩技术的自主化,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2018年,中核集团研制的新一代铀浓缩离心机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浓缩铀领域的竞争力。此次“国铀一号”项目的成功,是中核集团在核燃料循环体系建设中又一重要成果。

  此次“第一桶铀”的产出,不仅意味着中国在天然铀生产方面实现了从“找矿”到“生产”的完整产业链突破,也为中国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表示,中核集团将继续深化与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核科学基础研究与创新技术研发,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提供有力支撑。未来,中核集团还将进一步推进核能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包括快中子反应堆、核聚变等前沿领域,为中国建设核强国目标提供持续动力。

  在国际合作方面,中核集团也不断拓展新的合作空间。2024年,中核集团与连云港市政府就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进行了深入交流,推动了核电服务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此外,中核集团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海外铀资源开发,如在尼日尔的阿泽里克铀矿项目,标志着中国企业海外铀资源商用实现“零的突破”。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核能领域的影响力,也为全球核能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核集团此次“第一桶铀”的成功产出,是中国核工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天然铀生产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也为国家能源安全和核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中核集团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中国核工业迈向更高水平,为实现“核强国”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