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体重管理需求的增加,各种减肥产品层出不穷,其中“瘦身咖啡”因其宣称的快速减肥效果而受到部分消费者的追捧。然而,央视近日曝光了一起涉及“瘦身咖啡”的案件,揭露了其背后隐藏的严重安全风险和黑色产业链。
根据报道,甘肃兰州警方在3月14日破获了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犯罪嫌疑人将国家明令禁止的西布曲明添加到咖啡中,再包装成所谓的“瘦身咖啡”,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这种咖啡不仅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还涉及金额高达1500多万元,犯罪团伙成员多达33人。
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抑制药,曾被广泛用于治疗肥胖症,但由于其副作用严重,包括失眠、便秘、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甚至可能导致中风和死亡,已于2010年起被我国全面禁用。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仍然冒险生产和销售含有该成分的减肥产品。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该犯罪团伙分工明确,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均有严密的组织链条。犯罪嫌疑人刘某作为“库管员”,负责将有毒咖啡散装包装后发货,而其他成员则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和销售。警方还查封了22家有毒咖啡网店,并捣毁了6处犯罪窝点,查获了13万余袋有毒咖啡。
消费者对“瘦身咖啡”的盲目追捧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商家通过夸大宣传,声称只需空腹喝一杯即可轻松减重,甚至有消费者因长期服用出现心悸、呕吐等症状。例如,德城区的李女士在购买了一疗程减肥咖啡后,出现了头晕、心慌、失眠等症状,最终经检测确认为有毒食品。
此次案件的侦破不仅揭示了“瘦身咖啡”背后的黑色产业链,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减肥产品时必须保持警惕。专家建议,减肥应以健康为前提,避免依赖含有违禁成分的产品。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销售平台的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
“瘦身咖啡”事件再次警示我们,追求健康体重的同时,必须警惕潜在的安全隐患。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法的产品,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减肥的目标。
BAT三巨头:互联网相关技术服务于实体经济是大势 近日,马云、马化腾已相继发表公开信,分别指向新制造和产业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而李彦宏也发表观点互联网思维已经过时了,BAT三巨头不约而同地弃网向实。 相关信息显示,BAT弃网向实,最看重的依然是技术的第一推动作用。10月23日,马...【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