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要取走390万现金 柜员报警,成功阻止诈骗

2025年07月27日 08:37:58  来源:综合
 

  近日,一起发生在长沙某银行的疑似诈骗案件引发广泛关注。一名女子在银行柜台上坚持要取出390万元现金,引起了柜员的高度警惕,最终在警方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及时干预下,成功避免了财产损失。

  当天,王女士来到银行办理业务,表示要将一笔390万元的资金转入所谓的“内部账户”,并称这是亲戚介绍的“稳赚不赔”的投资项目。然而,当她准备进行转账操作时,银行柜员发现其账户存在异常资金流入,系统提示风险等级为“R22”,并建议暂停交易以进一步核实。

  柜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王女士的银行卡中有一笔49990元的汇款记录,且该款项来源不明。面对柜员的询问,王女士显得心神不宁,眼神闪烁,情绪波动较大。柜员随即呼叫了运营主管进行进一步核查。通过调取聊天记录和详细询问,运营主管发现王女士在描述资金来源时语无伦次,且在与对方“舅舅”的聊天中留下了类似失职的字眼,进一步印证了其行为的可疑性。

  在警方和银行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下,王女士逐渐冷静下来,并如实交代了自己遭遇的诈骗情况。原来,她接到一个自称是远方表哥的电话,对方称自己掌握了“内部秘密消息”,可以稳赚不赔,诱使其将390万元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由于是亲戚关系,王女士放松了警惕,未核实对方身份和交易真实性,险些造成巨大损失。

  警方表示,此类诈骗手法近年来屡见不鲜,骗子通常以“高回报”“稳赚不赔”等话术吸引受害者,利用亲情关系降低受害者的警惕性。一旦受害者轻信并操作转账,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警方提醒广大民众,面对“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务必保持清醒头脑,不轻信、不转账,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或银行咨询。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银行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方面的重要作用。银行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完成业务操作,更要具备高度的风险识别能力,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的金融风险。同时,警方与银行之间的密切配合,也为打击此类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持。

  警方提示,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应提高防范意识,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或网络信息,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更不要轻易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如遇可疑情况,应及时报警或拨打110,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