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的商务公寓市场掀起了一波“疯狂打折”热潮,部分公寓价格从“8字头”(即每平方米8万元左右)骤降至“4字头”(即每平方米4万元左右),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现象背后,是开发商为缓解去化压力而采取的激进促销策略,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
据深圳贝壳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深圳新房住宅可售房源去化周期已降至7.5个月,达到近四年同期新低。然而,非住宅类公寓的去化周期却高达50.7个月,远高于住宅市场。由于去化难度大,开发商不得不通过大幅降价、推出折扣等方式吸引购房者。例如,深圳某核心区域的商务公寓项目,原价高达“8字头”的房源,如今已降至“4字头”,甚至有小户型公寓的月租金可达12000元,租金回报率高达3%至4%,超过了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在深圳中澳广场的一处公寓楼中,61.6平方米的小户型原价190多万元,现价已降至80万元以下,甚至低于原价的一半。该房产每月租金可达3000元以上,适合出租或自住。此外,深圳某楼盘还推出了“以房换房”活动,旧房换新仅限住宅,但换回来的可能是公寓或商铺,进一步刺激了市场活跃度。
投资者对核心地段的小户型公寓表现出浓厚兴趣。南山区、福田区和罗湖区的商务公寓销售人员表示,小户型公寓因其投入低、回报率高,成为投资客户的首选。据深圳贝壳研究院监测,目前深圳热租公寓楼盘的租金回报率基本在3%以上,其中有6个楼盘的租金回报率超过4%。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非住宅项目供过于求的城市,如果公寓可以调整为住宅,将是保障房的重要来源。然而,目前“商改住”政策尚未大面积铺开,房企向政府申请性质变更也需要较长的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公寓价格大幅下跌,但市场上仍存在一些人为抬高房价的行为。例如,深圳某小区业主曾通过虚假成交消息制造舆论压力,试图抬高房价,但最终被揭穿,实际成交价远低于宣传价格。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给购房者带来误导。
从长远来看,深圳公寓市场的“疯狂打折”现象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一方面,开发商为去库存而采取激进策略;另一方面,投资者对高回报项目的追逐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市场的逐步稳定,公寓市场的价格走势仍需观察。
深圳公寓价格从“8字头”跌至“4字头”的现象,既是市场供需失衡的体现,也是投资者行为和政策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购房者而言,这一现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理性看待市场变化,做出明智决策。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