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遇难大学生参加的是什么实习,旨在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2025年07月26日 18:52:18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2025年7月23日上午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时,因格栅板突然脱落,导致6人坠入装有矿浆的浮选槽中,不幸遇难。此次事故还造成1名随行教师受伤,目前该教师已脱离生命危险。

  据现场工作人员描述,事故发生时,学生们正在浮选槽上方的格栅板上进行参观学习。格栅板每平方米承重约500公斤,通常用于工作人员观察矿浆状态和设备运行情况。然而,由于格栅板未能承受多人站立的压力,导致其突然脱落,造成多人坠入下方的浮选槽。浮选槽内含有强腐蚀性化学药剂和重金属离子,矿浆深度较大,且内部有高速旋转的叶轮,一旦坠入,生还几率极低。

  此次遇难的6名学生均为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年龄在20至22岁之间。他们参与的是学校组织的“认识实习”,属于该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此次实习为期一周,由学院专业老师带队,学校还为学生购买了保险,并提供了安全培训。

  据知情人透露,此次实习与学生的毕业要求挂钩,要求该专业大三升大四的约五六十名学生全员参与。其中一名遇难者徐长丰表示,此次实习是“认识实习”,不需要学生上手操作,只是到工厂参观。然而,正是这种看似“安全”的参观活动,却因设备隐患和管理疏忽,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事故发生后,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上报相关部门,并组织救援力量前往现场。截至7月25日,6名遇难学生的遗体已被找到并送往医院,经确认已无生还可能。公司方面已向遇难者家属致歉,并表示将全力配合调查,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此次事故引发了社会对高校实习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许多高校在事故发生后紧急部署安全检查,强化实习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在实习前了解安全风险,并严格遵守企业安全规定。例如,北大团委要求学生佩戴防护装备,禁止擅自进入危险区域;海南大学则强调“严禁进入非参观区域”;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格栅板、高空坠物等潜在危险源。

  从专业角度来看,矿物加工工程作为一门冷门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尽管选矿厂相对其他工科实习场地来说风险较低,但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非常严重。一位曾在该专业就读的毕业生林桦表示,学校和企业都应高度重视实习安全,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安全保障。

  此次事故也暴露出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据相关从业者介绍,格栅板的承重能力有限,且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然而,此次事故中格栅板在更新地面后不到一年就发生脱落,说明企业在日常维护和安全检查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此外,企业曾在几个月前的公众号上宣称“2024年浮选车间实现零事故的安全目标”,但此次事故的发生,无疑是对这一承诺的严重挑战。

  从法律角度来看,若调查认定格栅板本身存在事故隐患,而涉事企业未能及时发现并消除,相关人员可能被认定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根据《安全生产法》,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确保安全物资台账、安全技术交底和每日巡查等措施落实到位,以预防95%的事故。此次事故的发生,反映出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严重失职行为。

  此次东北大学6名大学生在实习中遇难的事件,不仅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更是一次对高校实习管理和企业安全生产的深刻警示。未来,学校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加强实习安全教育和风险防控,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保障生命安全。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